活动剪影
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携手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4月8日在北京电视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盛典。从4万余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9部佳作分享了52万元大奖,其中特等奖一名、奖金20万元,一等奖两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六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十名、奖金1万元。获奖作品涉及军事、历史、情感、传奇、童话等多个题材。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牧,北京市委副秘书长肖培出席颁奖盛典,并为获奖者颁奖。
同时,大赛组委会特别邀请到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张继刚将军,著名作家金牌编剧邹静之,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诗人苏叔阳,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著名中国电影女演员岳红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席作为颁奖典礼的开奖嘉宾。
作为国内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网络文学盛会,“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自2009年7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新浪读书、央视网、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铁血网、幻剑书盟、天涯社区、西祠胡同、搜狐原创、网易论坛、西陆网、和讯网、中搜网和第一视频等15家承办网站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便捷的参赛平台和作品阅读平台。2010年1月23日作品征集结束,15家承办网站共收到4万余部参赛小说,符合参赛条件的作品10777部,总字数超过12亿,作品总浏览量突破31亿人次。其中,单部作品最高浏览量超过1270万人次。
作品征集结束后,经过网站推荐、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从符合条件的参赛作品中推选出60部入围作品,又从60部入围作品中评出19部获奖作品,并进行了公示。其中,贴近生活、探讨新时代爱情观、婚姻观的《王老五相亲记》荣获本次大赛特等奖,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战士英勇杀敌事迹的《遍地狼烟》和讲述我国飞行员成长故事的作品《苍穹》分享了一等奖。
“感谢网络、感谢大赛为文学爱好者实现了梦想”
19名获奖作者应邀从全国各地来到颁奖现场。站在领奖台上,他们十分激动,多位获奖者红了眼眶。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苍穹》作者蔡平是一名空军飞行员,离开部队后对自己的军旅生活念念不忘,终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和战友们最美好的生活时光,作为自己对空军成立60周年的献礼。他说:“本来只是写给自己和战友们看的,没有想到能够得到这么多网友的支持,也多亏了他们才能坚持着一直写下来。其实,这次获奖不仅是实现了我们这些业余作者的文学梦,也承载了4万多参赛网友的文学梦。感谢网络、感谢大赛给所有爱好文学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二等奖获奖作品《风云义和拳》的作者黄开建虽然没有通过高考走上梦想的专业文学道路,但是在生活中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逐,他在工作之余始终笔耕不辍,并自费参加过多次文学写作培训班。《风云义和拳》是他完成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获奖的作品。在颁奖现场,黄开建很激动,将“很开心”三个字重复了好几遍,“努力了很久,能够得到这么多网友,特别是专家评委的认可,我觉得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获得三等奖的《卧虎城》作者纪明海从小热爱文学,高考失利后为了生活而忙碌,只能利用闲暇写一些短篇小说来尝试自己的文学梦想。2009年,在照顾生病母亲的时候,与母亲的多次长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得知大赛消息后,他抓紧创作,并通过自己的孩子学会了网上发文。在家人、网站编辑和网友们的支持下,在他44岁这年完成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他激动地说:“30年了,我以为自己永远都只能写给自己看,文学离我很远、很远,真没想到能够有这么一天!谢谢网络、谢谢大赛!”
提升网络文学创作水平 引领网络文学创作方向
本次大赛的终评评委普遍认为,大赛参赛作品题材广泛,想象力、创作力非凡,在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较高水平,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引领了方向。
终评评委、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在审看过60部入围作品后,感慨颇多。他坦陈自己原来对网络文学了解并不多,没有想到网络上能够涌现出这么多好的作品,不仅文字功底强、作品架构好,而且思想健康,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美德。
终评评委、《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认为,网络在改变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文学。参赛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前的文学形式,还呈现出更为多彩的文学品种和题材,有反映军事、历史、言情和现代生活的,还有关注少数民族历史、宗教、儿童成长等类型,展现了一个全面的网络文学生态。
终评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表示,在评选时,我们首先注重小说的原创性,其次,我们一直遵循三个标准进行评选,一是文学的内部标准,二是文学的社会标准,三是商业标准,参评的作品基本都达到了以上的标准。
终评评委、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对参赛作品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让传统出版社的编辑改变观念,对网络小说、网络文学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中发掘、采撷、打磨出更多的精品。
回望迅猛发展的十年 期待更为精彩的未来
从1999年台湾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走红海峡两岸,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等纷纷成立,到2009年“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正式启动,中国的网络文学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文学作品传播、共享的便捷平台,实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自由创作和发表的文学理想,而原创网络文学的繁荣则带来了民间文学创作力的蓬勃释放。10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作者以百万计,而网络文学作品更是百花齐放。网络文学已经从中国文学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的中心。在对传统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文学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近几年的销售排行榜中,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网络、电子书、手机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条崭新的产业链。同时,作为文化产业链的上游,网络文学在影视、游戏、动漫改编中所占比例也日益攀升。
但是,网络文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作品题材的局限、思想深度的欠缺、抄袭与模仿,以及个别网站为吸引眼球而推出的低格调作品等。“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从鼓励原创,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入手,力图改变网络文学的现状,引导国内主要文学网站、文学频道不断提升作品选择和编辑能力,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对文学持以庄重、严谨态度的文学爱好者参与网络文学创作,使网络文学始终保持健康繁荣的发展态势。
第二届网络文学艺术大赛介绍及活动形式
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的“首届网络文学艺术大赛之网络小说创作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有4万余部作品参赛,大赛作品总浏览量高达31亿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培育优秀网络文化人才,继续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弘扬民族文化,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携手北京地区主要商业网站,推出第二届网络文学艺术大赛之网络新民谣创作大赛。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人文北京”、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首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上征集、评比、表彰等环节以及中央、北京新闻媒体、互联网站的共同宣传、推广,动员和吸引海内外网民,特别是广大民谣创作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新时期优秀民谣创作,力争推出精品力作。以浓缩的文字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之风,提升首都网络文化格调,引领中国网络文化活动新时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移动
承办单位: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和讯网、中国雅虎、大旗网、第一视频、空中网、3G门户、139移动、央视网
特别支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华文学选刊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分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北京娱乐信报
推广网站:央视网、TOM网、中华网、搜房网、西祠胡同、百度网、中搜网、Myspace、博客网、奇虎网、北青网、京报网、第8区网站等
活动形式
通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全方位宣传,广泛发动网民、手机用户创作,推荐展示一批优秀的原创新民谣。评选采取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审结合的方式,依据网上投票和专家计分等评选规则评选出“2010年十大最受欢迎原创新民谣”及20首“2010年精彩原创新民谣”。对于获奖作品,主办方将制作成Flash进行推广,同时,分类整理网民上传的优秀新民谣,并汇集成书出版。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