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的理论综述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财经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关于新疆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的理论综述

来源:新西部 时间:2010-07-2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新疆农村金融建设已取得较大的进展,金融业为支持新疆地区“三农”做出了很大贡献 。国内学者针对新疆农村金融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取得很多学术成果,关于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界定

经过20 多年的农村改革,新疆单一农业经济格局已打破,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经济合作组织、个体专业户、民营企业等组织形式, 郭晖等认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样化,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和农业企业,还包括非农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1]李季刚、张文中等将新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主体分为三类:农户是第一类也是最大的需求主体,第二类是县域经济内的个体工商户,第三类是县域经济内的微型企业。不同类型农户的信贷需求分为四类:救济性、生存性、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信贷需求。[2]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及特征

李建英认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的农户对金融服务需求是有差异的。 [3]杨红丽、陈彤对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后认为新疆农村金融需求大多是小额信贷需求,而且是需求大于供给,需求规模不一,且内容多样。 [4]孙迎春、金辛认为目前新疆农村金融服务既有普通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既有一般的存贷款服务需求,更有银行卡支付结算和理财等多种类服务需求。[5] 农户家庭储蓄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是子女上学、盖房、防病养老、购买大型农用机械、做生意。资金和市场信息是农业中较为缺乏的生产要素,但温波认为新疆地方农户和兵团农户生产生活中缺乏的生产要素有一定差异,经济较为发达的天山北坡区域其农户自我发展生产的能力较强,对增强自身生产能力的服务需求较为强烈,而南疆三地州农户自我发展生产的能力较弱,对政策扶持的依赖较大。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层次性差异。[6]

三、农村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缺陷

孙迎春、金辛指出金融抑制成为制约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和企业对金融服务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刘文翠指出新疆金融发展迅速,在支持新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新疆经济与全国经济的非同步性和新疆金融与全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出台同步性并存。[7]

2、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情况不容乐观

新疆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力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后,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对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新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特征就是额度小、笔数多、户多分散、不易管理。徐琪疆、杨红丽发现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问题主要是供需不均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面临着诸多瓶颈制约,农户借款难,满足金融需求的途径有限,农户金融素质不高、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较大。[8-9] 郭晖等指出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户除扩大生产经营需求外、消费和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已超出了小额农贷范围,大额资金需求难以满足,规模林果业、养殖业、助学贷款、农民住房等方面仍然存在“贷款难”问题。 闫瑞华认为小额信贷资金季节性余缺问题较为突出,贫困农户在春耕夏种时节难以及时获得贷款,农户逐渐地对小额信贷失去兴趣,宁可到信用社办理利息较高的信用贷款,也不愿意花费较多的精力去申请办理小额信贷扶贫贷款。 [10]

3、高利贷现象依然存在

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在2004年组织新疆十四个地(州)中心支行,对县以下农村高利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指出在新疆农村不存在民间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现象,但民间借贷普遍存在,且具有一定的互助性; 农村高利贷现象与前几年相比明显减少,只是在贫困及信用不良地区农村高利贷活动相对活跃。[11]这是因为由于信贷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形成传统种植业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农民增产不增收,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积累少,抵御风险能力差,造成部分地区农户贷款拖欠严重,从而丧失了贷款的资格,农村信用社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对严重失信的农户进行了限制,使得一些农户不得不从民间进行高息融资。

4、新疆牧区牧民抵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

邢纪平等对新疆牧区牧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了牧民的风险意识。他们认为新疆牧区牧民的风险意识主要受生活方式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由于新疆牧区牧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较低, 抵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 ,所以新疆牧区牧民对于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和收入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合作意识和冒险精神缺乏,而且为追求稳定,生产经营行为更倾向于短期行为,并对政府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12]

四、解决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的对策

1、金融企业应加强宏观调控

新疆农村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层次性差异,需要政府引导建立农村融资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配置。金融企业应加强宏观调控,对南疆地区保持一定的信贷增幅,为其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2、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地域上的不平衡以及各产业共同发展的要求,需要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不同层次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裘品姬,张立平建议从新疆农村的实际出发,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确保支农资金稳定有效供应, 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如针对新疆农村经济主体对信用资金的需求可建立多种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加快发展小额信贷,开放新疆农村金融市场, 发展非正规金融。[13] 农村金融服务的特殊性, 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同时还要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运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 最重要的举措是要引入竞争机制,要进一步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 允许更多金融机构进人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贷款子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14]

3、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是目前情况下较为适合新疆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金融产品。应鼓励包括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五、总结

新疆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特征,其财政支农占农业GDP 比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经济对金融的依赖程度较高。为使农村金融体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需求的需要,必须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整合金融资源,发挥资金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对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新疆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应继续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培育相关联的农村金融市场,还应继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转变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郭晖,陈彤,李景乐,李季刚.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7(4).

[2] 李季刚,张文中等.转型发展时期新疆农村金融运行典型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建英.转轨期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杨红丽,陈彤.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8,(2).

[5]孙迎春,金辛.新疆农村金融现状与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9 ,(25).

[6]温波.新疆农村金融需求调查分析[J].经济师,2009,(2).

[7] 刘文翠.新疆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3).

[8] 徐琪疆.新疆农户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

[9] 杨红丽.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

[10] 闫瑞华.刍议1978 年以来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基于对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分析[J].新疆金融,2009,(2).

[11]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调统处课题组.对新疆农村高利贷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财经,2004 (2 ).

[12] 邢纪平,柴军,刘芳,苗红萍.新疆牧民风险意识的调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9 ,(1).

[13] 裘品姬,张立平.加快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今日新疆,2008,(11).

[14]王双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J ].金融理论实践,2006 (1).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