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运会”热烈竞技 民族风情越发别样“红”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俗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甘肃:“民运会”热烈竞技 民族风情越发别样“红”

来源: 时间:2010-08-0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民族摔跤“焦灼”般不分伯仲,高脚竞速扣人心弦般险象环生,而大象拔河则充满了无限的妙趣横生……7月30日,随着甘肃省第7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各竞赛项目进入白热化,姹紫嫣红般的甘肃多民族风情也越发别样“红”起来。

    “七分力量,三分技巧,我就是逮住对方的弱点,打防守反击才赢得了比赛。”来自武威市的蒙古族小伙额尔敦?特古斯在74公斤级民族式摔跤中,凭借老练的经验和技巧一次次化险为夷,使身高马大的对手身体着地,最终将银牌收入囊中。

    额尔敦告诉记者,与国际摔跤中双肩着地失分不一样,在民族摔跤中,只要迫使对方膝盖或身体着地、松手等均可得分,“普通观众很容易看明白比赛,并能判断出输赢”。

    30日,酒泉市体育馆内举行的高脚竞速则可用“惨烈”一词来形容。比赛中,一名女运动员因重心不稳,从脚蹬上滑落倒地,擦破膝盖血流不止,但却依然坚持到终点,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并用热情的掌声鼓励和感谢。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外观类似中国北方的“踩高跷”,深受土家族的喜爱。比赛时,运动员需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前进或后退,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是首次进入甘肃省的“民运会”,所以不少选手告诉记者“还无法自如地驾驭它们”。

    伸展双臂似雄鹰盘旋奋飞,点步转圈又如凤凰起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姑娘小伙们以热情奔放的《锅庄》舞蹈,让今日来观看民族项目比赛的酒泉市民深感“草原上的马背文化”之博大。

    张掖市代表团的裕固族舞蹈《吉祥祁连》热情奔放中亦不乏婉约柔情,只见勇士们紧握长弓雄壮有力,姑娘们则手捧洁白哈达翩然起舞。“这是一次甘肃民族风情的大展示,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我太高兴了。”在当地电信部门工作的王女士说。

    30日下午,记者在押架比赛场地看到,其竞争异常激烈。比赛一开始,参赛的两名运动员背对对手,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趴下并双手着地,用腿腰肩颈的力量拖动赛绳中间的红色布带前行。“穿红衣服的会赢”、“穿黄衣服的会赢”现场观众用“押注”的方式,宣泄比赛的过瘾。

    押架,又称“大象拔河”,也是首次被列为甘肃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押架”在本届民运会上是人数参赛最多的一个项目,共有15个代表团的125名运动员参赛。记者了解到,31日,运动员们继续将在民族式摔跤、押架、武术、陀螺、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6个大项中展开激烈角逐。

    虽然比赛中没有展演过程中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也缺少了热情洋溢的舞蹈,但通过富有民族味的摔跤、押架等比赛项目,甘肃多民族中热爱草原、热爱生活、热爱“马背”的风情展露无遗。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