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体穆斯林,斋月是一年中最贵重的月份;根据圣训,在这个月中,真主对他仆民的仁慈大门打开了,地狱惩罚之门关闭了,所有的恶魔被锁链起来不许他们作恶,凡是祈求真主恩慈者都将获得重赏。 这是真主为世上穆民选定的尊贵月份,并且命令信士们为真主守斋戒,行善功,接受考验,领取善报。 这个月的尊贵的另一个原因是,真主选在这个月把启示的经典颁降给他的众使者,如易卜拉欣、穆萨和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在人类的历史上,信士们遵奉真主的命令,在这个月多做善功,进行自修和深思。
这个月,伊斯兰的光芒普照,穆斯林心中最光亮,信士们的心灵最接近真主。守斋戒是这个月的主要功修之一,白日停止饮食和情欲,夜来诵经、祈祷和礼拜,以“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行、动心忍性”思念造物主之宏恩,端正品行,决心伺奉真主的使命。不幸的是,许多生活在穆斯林社会中的穆斯林,年年也跟着守斋戒,不知斋月的贵重,精神收获甚少。 也有许多人,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斋月里有许多禁忌,不能做坏事,例如不说谎,不背谈,不吵架,不发怒,要多忍耐,多原谅别人,多行善,多施舍。 好事多做,只限这个月,开斋节一过,一切如常。 一年只做一个月的穆斯林,其它十一个月把自己混同一般人,心中的信仰力量几乎全消失。
许多地方的清真寺,斋月里热热闹闹,过了斋月又冷清下来,人数大减。这是受其它错误宗教的影响,只在礼拜时,心地善良,做过了礼拜,一切事过境迁,照旧吃喝玩乐坑蒙拐骗,不受信仰的约束。这样临时信仰的表现在穆斯林之中也有,自己不明白斋月是怎么一回事,只听老人说过,行为要检点,不可娱乐,更不可作恶,例如斋月里戒律多多,收起了牌桌停止玩牌,遮盖上电视机决心一月不看电视,斋月过后,一切恢复“正常”。
请你冷静地想一想,这样的行为是否合理? 难道斋月只是为真主下降《古兰经》的纪念活动吗? 《古兰经》的全部内容只要我们遵守一个月的表现吗? 是否这一个月的谨慎可以换得一年罪过的饶恕吗? 穆斯林生活在一个文化和信仰复杂的世界上,所受各种邪门歪道的影响,这里不作一一分析和批判,而只希望穆斯林都能基本理解伊斯兰的真正精神,这些问题都能获得圆满的答复。真主在《古兰经》中启示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2:185) 真主在斋月里降示的《古兰经》使人间得到思想和文化的光明,分辨真伪,指导人类正道,应当是伊斯兰信士全部生活的指南,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月的短暂行动。 根据真主的命令,在莱麦丹月里守斋戒只是集中一种功修的形式,加强训练和考验的一种方式,以此带动全面的信仰功修和人性的改变。 《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 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成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 这段经文说得很清楚,斋戒只是一种训练的定制,加深信士对真主的记念和印象,目的是培养信士们的敬畏。 敬畏不仅是忍受饥渴的肉体行为,而是表现在全面取悦于真主的
人生活动之中;敬畏是对真主的惧怕和遵从。
大贤欧麦尔说:“对真主的信仰就是小心翼翼,谨慎地侍奉真主,克制真主所禁止的行为,遵守真主所许可的行为。” 伊本·祖载在他的伊斯兰词典中对“敬畏”一词的解释是:“敬畏是泰格瓦,是对真主的畏惧情绪,坚持服从真主的命令,遵守真主的一切禁止。 敬畏是一切善功的精神。” 斋月在穆斯林社会中是一个固定的习惯,男女老少多把斋,如果不理解斋戒的内涵,而只是随大流,对个人的泰格瓦没有触动,信仰的品性没有进步,这是虚度光阴。 伊斯兰的不是盲从的宗教,因为盲从就变为迷信,为理智的人所不容,难以持久,伊斯兰是鼓励信士思维的宗教,从每一件小事上思维真主的伟大迹象,对人类的恩慈,对个人的恩惠和使命,因此伊斯兰有无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