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共话和谐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行业新闻
资讯回顾

民族团结 共话和谐

来源:西海农民报 时间:2010-08-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波涛汹涌冲出公伯峡口,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绕了一个弯,神奇地孕育出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一伙来自甘肃省永靖地区的灾民千里跋涉来到这里,在黄河边这块土地上安了家。他们靠熟悉的木工手艺,在黄河边上开渠筑坝,建造水车,把黄河水利用木轮引上了岸,从此村里人靠黄河水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当地群众把该村取名为水车村。

盛夏时节,当你步入水车村里,这里已是绿荫环抱、瓜果飘香,水车村已成为化隆县优质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的辣椒个大质优,西瓜沙甜如蜜,民风淳厚,物阜民丰。全村212户,890多口人的水车村,已由以前的汉族,逐步发展为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四个民族,以前由于他们从甘肃迁到该村后,村民喜欢种蔬菜,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在全村1250亩耕地每年种植冬小麦500亩,辣椒、西瓜、玉米等700多亩,年年实现增产增收。今年冬小麦亩产达到了500多公斤,西瓜亩产1500公斤,辣椒亩产500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00多元。

粮食丰收了,口袋里有了钱,不甘心贫困的水车人,开始养牛、羊、猪,实现了每户5头牛、汉族村民平均4口猪。村党支部一班人抓住回族群众擅长清真餐饮业的优势,动员群众外出经营牛羊肉餐饮业,如今,全村已有52户群众在江苏南通、上海市扎下了根,户均年收入10至15万元。

30多年来,全村群众在32名党员的带领下,4个民族团结一心,和睦相处,民族间矛盾实现了不出村,村干部、村委会班子中即有汉族、又有回族、撒拉族。村民公约规定,不论哪个民族,家里出了大小事,民族间都要相互帮助。所以婚丧嫁娶全村人都不约而来,回族、撒拉族家婚事、丧事,汉族、藏族群众都前来祝贺哀悼;汉族、藏族家有婚事、丧事,回族、撒拉族群众来帮忙,四个民族之间没有隔阂,相互来往,不同民族的青年之间有了感情,通婚也成了常事。2006年夏,汉族村民曹忠效家中不幸失火,烧毁了8间房屋和家产,村党支部、村委会党员干部号召群众捐款捐物,你家拉木头、我家拉砖,很快各民族群众捐的木料,砖堆满了曹忠效的院子,盖房那天,群众都来帮忙,不到一个月,5间砖木结构的大房盖起来了。大家还送来面粉、蔬菜。

水车村利用丰富的光热、水利条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2010年在全村实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这给聪明强悍的水车村群众增添了致富的双翼。他们利用公伯峡电站下闸蓄水的机遇,在撒拉族社长庞红卫的带领下,13户村民共投资65万元,购买网箱48个,放养了红鳟鱼、金鳟鱼、三文鱼25万尾,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现在,红鳟鱼已陆续上市,批发到西宁海湖路蔬菜市场。村民们积极实施粮果间作,在冬小麦垅间栽植核桃苗木,栽植新疆薄皮核桃苗515亩,种植葡萄、大樱桃等杂果300多亩,增加了群众收入。实施温棚蔬菜大棚123幢,占地56亩,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生产,每幢大棚年收入3万多元。 (徐昭)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