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得好的考得好 让能力强的选得上 让作风实的出得来
—张家川县探索选拔干部新路子侧记
人们拭目以待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四方中学、龙山西小、恭门学区、梁山学区、马鹿学区等8所中小学竞争选拔的8名校长,在59名初选人员中经过一个多月层层选拔,已确定人选并将奔赴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
张家川县委打破“论资排辈”的干部选拔任用旧观念,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全面推行干部人事竞争上岗制度,调整干部使用导向,从不同层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使全县干部真正成为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领军人。
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增强干部任用透明度,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张家川县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以来,张家川县委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了一批干部,补充到各乡镇和一些县直单位。这些干部年轻、文化程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经过1年多的运行,各级班子都表现出了创新、求实、开拓、进取的生机和活力。县委书记刘长江说:“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按照党管干部原则,牢牢抓住选、育、管、督等环节,创新理念,改进方法,健全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干部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干部人尽其才的工作机制,造就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强力推动全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年8月,张家川县对推出8个中小学校岗位在县内媒体公布,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动员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选拔工作上来,真正把初始提名权交给了广大群众。在选拔中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将平时考核成绩按70%的比例计算,将平时考核与集中选任相结合,有效克服了以往公开选拔中“高分低能”现象发生。为实现好中选优,张家川县委选任工作领导小组在公开选任中对教育系统提名的59名人选经资格审查,对59名符合条件人员组织了笔试,后按1:5比例确定41名人选进入面试及演讲答辩和民主测评,再按1:3比例确定24名人选进行了组织考察,对8名建议人选在县委常委会上进行了票决。
同时还对37所中小学校的37名校长在任期内的职业道德、学识水平、管理能力和工作绩效等方面,从自评、业绩测评、民主测评、教职工测评、学生和家长测评、征求乡党委意见等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为后3名的校长实行末位淘汰,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全县,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一位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县委动真格了对守摊子,混日子,拿工资的无为思想进行整治,真正起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制度。”
在这次中小学校岗位选拔的整个过程中,张家川县委把识人选人贯穿始终,注重择优,公开选任的笔试、面试及演讲答辩和民主测评等环节,也为各位竞争人选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竞争选任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不仅提拔使用了一批人才,同时达到了发现一批、储备一批、选拔一批干部的目的,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丰富和充实了全县后备干部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