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真情写大爱——记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刘惠君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西北名人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播洒真情写大爱——记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刘惠君

来源: 时间:2010-09-1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她有一个儿子,远在异国他乡。她还有10多个“儿女”,齐声喊她“妈妈”,因为,她把大爱给了这些山区的孩子。她就是首届甘肃省道德模范、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平凉市惠君痔瘘医院院长刘惠君。

    山区孩子的“好阿姨”

    刘惠君用了18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公立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到自办的民营医院院长的角色转变。18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改变她“医者父母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她把爱心和温暖传递给了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医生,刘惠君的足迹踏遍平凉市贫困山区的山梁沟峁,山区群众的贫困状况让她心底不安,尤其是山区孩子渴望上学的目光更让她揪心,她说:“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他们一把。”

    2002年9月26日,对于崆峒区南部山区麻武小学的200多名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得到了一位爱心阿姨的资助。区妇联领导带着刘惠君捐资购买的260套课桌凳和学习用具来到学校,山区的孩子们第一次坐在崭新的课桌凳上读书学习。

    崆峒镇中学学生兰愿梅品学兼优,但因家境贫困,加之患有慢性疾病,她面临失学的困境。刘惠君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和学校联系,将兰愿梅接到医院免费为她治好病,每年送去学费、被褥、衣服、书籍和学习用品,兰愿梅眼含泪水说:“刘医生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阿姨!”

    多年来,刘惠君先后拿出20多万元,为残疾儿童和山区孩子送上爱心。

    留守儿童的“好妈妈”

    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1月,崆峒区妇联开展了旨在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的“爱心妈妈”活动。刘惠君积极参与,并动员近百名女干部、女医生、女教师争当“爱心妈妈”,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牵手活动。刘惠君所在医院妇委会还组织“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编织毛衣,与孩子们开展各种活动,使他们感受亲情,快乐成长。刘惠君先后帮扶35名留守儿童,有“儿女”10多个。如今,这些“儿女”有的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但刘妈妈家依然是他们最温馨的家。

    蔺建惠在9岁时随重病的母亲到医院看病,母亲不幸病逝,留下她无依无靠。那时刘惠君还在公立医院上班,得知情况后,就将孩子领回自己家中抚养,供她上学,直到蔺建惠24岁成家。现在,蔺建惠和丈夫在昆山一家企业工作,每年都要回家看望刘惠君,她说:“我一辈子也还不完妈妈的恩情!”

    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走进平凉市惠君痔瘘医院,医生办公室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牌匾,每一面锦旗、牌匾后面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马长义老人是宁夏泾源县东山乡农民。7年前,身患严重肛肠疾病的他慕名来惠君医院看病,由于家境贫困,他身上只带了200元钱,当得知需要1000多元手术费和医药费时,准备放弃治疗。

    刘惠君得知情况后,对马长义老人说:“你就安心住下来治病吧,我们不收你一分钱。200元你留着住院时买些好吃的。”

    这以后,刘惠君给马长义和他的老伴常年治病,减免了4万多元的医药费,马长义流着泪说:“刘院长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2008年6月,刘惠君随专家医疗队送医下乡义诊时,发现一位姓李的大爷患肛肠疾病多年,却没有去医院治疗,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挨日子”。与老人攀谈中得知,老人的儿子出外打工多年未归,杳无音信,儿媳离婚改嫁了。老人要照顾两个孙子,还要种地务农,家里困难,一直没有去治疗。听着老人的诉说,刘惠君落泪了。当天下午,她就将老人接到医院,连夜为老人做了手术,未收一分钱费用。

    18年来,得到刘惠君资助和减免医药费的患者有1300多人,减免医疗费用38万余元。如今,刘惠君依然一路无私地播洒着人间的真情大爱。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