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监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此间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投资贸易便利化与进出口贸易发展前景分会上呼吁,尽快建立中阿质检合作机制,以协调解决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纠纷。
魏传忠说,通过建立和完善磋商合作机制与沟通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双方贸易中出现的检验检疫、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重大问题,并能在双方关心的国际问题上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对于服务中国—阿拉伯联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2009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阿签订了《口岸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备忘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监总局与沙特阿拉伯标准局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沙两国主管部门在卫生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领域的合作走上了机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同年,“阿拉伯国家检验检疫官员研修班”开课,为中国和11个阿拉伯国家的质监部门在进出口产品质量监管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提供了交流沟通平台。
此外,为协助埃及政府对输埃商品质量进行把关,中国检验检疫机构,严格执法把关,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出口,避免因个别产品质量纠纷影响中埃经贸关系大局。
魏传忠还提出希望能够搭建中阿市场准入平台。他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清真食品农产品方面有很好的贸易前景,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及其制品,深受国外顾客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青睐。
“中阿双方可共同研讨清真食品标准,相互了解清真食品质量管理和进出口措施,解决清真食品准入问题,推动解决中阿清真食品农产品准入问题。”魏传忠说。
此外,天津市人大副主任张元龙在论坛上透露,截止到8月底,天津市承担的中埃政府重点合作项目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有25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2.86亿美元,当地2000余名工人在这些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