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一所孤儿院里,116名3至12岁的孤儿如今正享受着亲人般的呵护,其中所有适龄儿童已背上书包走进了学校。
“这所孤儿院是由科威特国际伊斯兰慈善机构亚洲穆斯林委员会捐资200余万元建成的,2007年6月正式开园,预计最多可容纳300名孤儿。”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中东地区首席代表于水说。
于水是引进慈善资金建设孤儿院的牵线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在阿拉伯国家经商。致富之后他并没有忘记贫穷的家乡,通过在阿拉伯国家闯荡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及宁夏作为中国穆斯林群众集中地区的优势,于水积极帮助宁夏引进国外慈善资金,协助宁夏人到阿拉伯国家务工,架起了宁夏与伊斯兰国家沟通的桥梁。
为更好地引进慈善资金、规范慈善资金使用,2001年,于水等注册成立了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
“水费、电费、人员工资等,孤儿院一年的运行经费得六七十万元,科威特民间组织每年为孤儿院提供一定的运行经费,加上国内的政府孤儿补助、社会爱心捐款,孤儿院现在运转良好。”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会长、孤儿院院长于志毅说。
近年来,除捐建孤儿院外,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还引进阿拉伯国家慈善资金为宁夏南部山区1000多户贫困群众修建水井。
去年7月,协会还启动了世界穆斯林城建设。“世界穆斯林城是宁夏与伊斯兰国家友好往来的最好见证之一。项目由科威特宗教基金与伊斯兰事务部、科威特国际穆斯林慈善机构亚洲穆斯林委员会等组织投资援建,包括世界穆斯林历史博物馆、穆斯林民俗馆、穆斯林孤儿院等13个子项目。”于志毅说。
项目建成后,将可作为中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文化演出、文化沙龙的场所,成为全面推动宁夏对外交流的一个新窗口,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宁夏独特的民族风情,扩大宁夏与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交往。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腹地,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口超过三分之一。宁夏历来与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商贸合作和友好往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宁夏更加注重与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往来。1984年,世界伊斯兰联盟代表团应邀访问宁夏。同年,宁夏举办了第一次伊斯兰国际经济技术洽谈会。1985年,宁夏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6个伊斯兰国家。
进入21世纪,宁夏和伊斯兰世界的交往与合作愈加频繁,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广泛,宁夏阿语翻译走进伊斯兰国家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笔。
此外,随着中阿经贸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国内阿语翻译需求也逐渐增大。据统计,在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的宁夏籍回族人口超过了3000人。
“现在,从宁夏输出的阿语翻译已经成为宁夏和伊斯兰国家交流最直接的渠道。由于他们拥有语言的优势,世界穆斯林能够通过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宁夏。”于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