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份,诺贝尔奖各大奖项的相继揭晓都会牵动中国人的神经,今年亦不例外。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在诺贝尔奖当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文学奖与和平奖。文学奖已经于10月7日揭晓,不难看出,从10月初到现在,海外媒体最为关注的却是和平奖将会鹿死谁手。
诺贝尔和平奖是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所创立。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不与其他四个奖项一起在瑞典颁发,而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从诺贝尔和平奖的实际获奖情况看,很多获奖者都是国家领袖,而民主人士、维权人士同样也可以成为获奖者。美国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因为开展非暴力的黑人民权运动,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莱赫·瓦文萨因为领导工人运动,最终推动波兰的民主转型,在198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缅甸提倡民主的女政治活动家昂山素季因为坚持非暴力抗争,在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迄今为止,已经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虽然这些华人获奖和中国没有多大关系,但在中国媒体上,他们大多数却被看作是中国的荣耀被高调报道。在去年诺贝尔各大奖项揭晓后,国内的敢言媒体《南方都市报》曾刊登文章,分析了这些获奖华人的教育背景,结果发现,除高行健以外,要么是受的民国教育,要么就是受的外国教育,当然,高行健虽然出生于1948年,但所受的基础教育仍然具有浓厚的民国色彩。
当前的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可谓是歪风邪气盛行,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人几乎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在其它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中国人距离诺贝尔奖却并不遥远,具体而言,这个奖就是诺贝尔和平奖。所以,对于有民主意识和改革勇气的国家领导人以及那些忧国忧民的民主人士、维权人士而言,他们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在2008年,有中国维权人士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虽然坊间盛传他会在那一年获得该奖,但他最终和该奖失之交臂。虽然在近几年每年都会有多名中国民主人士、维权人士获得该奖提名,但是最终都未能获奖,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2009年,因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最终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给了当时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果引来了极大的争议,不少人都认为诺贝尔和平奖会因此而掉价。
和平奖历来的争议都比较大,不像科学奖几乎没有争议,这个奖项的产生程序有很大的关系,其它奖项的评奖者非常多,而和平奖的评奖者只有少许几个人,这几很容易制造出黑马,而众望所归的人选却时常与该奖失之交臂。文学奖在这一点上和和平奖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以,在两奖揭晓前,没有谁敢说能那么有把握地料定谁会获奖。
在当前中国的这种教育体制下,中国人要想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但在角逐和平奖和文学奖上,还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之所以具有获得和平奖的巨大潜能,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其中缘由,但对能否获得文学奖,估计很多人都不看好,其实,从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获得文学奖来看,就不难理解这种推断。中国虽然不具备生产高境界艺术性文学作品的土壤,但是,却似乎不缺少生产批判性文学作品的环境。
所以说,我们既可以认为中国距离诺贝尔奖十万八千里,也可以认为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