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金融体系形成的市场基础与金融特性研究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阅读快感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伊斯兰金融体系形成的市场基础与金融特性研究

来源: 时间:2010-10-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一、引言

    伊斯兰金融是符合伊斯兰相关教义的,并和现代金融原则相调和的一种独特的金融形式,包括服务于伊斯兰国家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以及对上述金融形式进行调控的调控制度。考虑到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于伊斯兰金融的概念应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对“伊斯兰金融”狭义的理解就是指伊斯兰国家的特有的,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并和现代金融原则相调和的金融形式和金融关系;而对“伊斯兰金融”广义的理解就是指符合伊斯兰相关规定的、并和现代金融原则相调和的所有金融形式和金融关系,除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特有的伊斯兰金融形式和金融关系,还包括非伊斯兰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为吸引伊斯兰国家的资金而设计出的符合伊斯兰教法的相关金融形式。

    近年来,伊斯兰金融作为一种独特的金融形式,其存在和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学者以及相关政府官员的注意。伊斯兰金融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是什么?伊斯兰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对于这些问题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伊斯兰世界的金融面貌和经济运行态势,同时也为发展我国同伊斯兰世界的金融往来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务上的支持。

     二、伊斯兰金融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基础

    (一)伊斯兰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宗教基础

    首先,伊斯兰金融的基本思想均发轫于伊斯兰教教义。比如关于伊斯兰金融“禁息”的特点,其宗教渊源在于伊斯兰教义的相关论述:“……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吃重复加倍的利息……”,“且违禁而取利息,并借诈术而侵蚀别人的钱财,我已为他们中不信道的人而预备痛苦的刑罚”,“一切相同的东西,必须等量交换,当面交清。多要多给,都是利息,双方一律同罪”。再比如纯正的伊斯兰金融排斥赌博、投机行为以及投资任何可以抑制不确定性的金融衍生类工具,其渊源在于伊斯兰教提倡勤劳致富,鄙视依靠赌博、投机等手段来获取财物的行为,认为人们应当热爱劳动和保持诚实、勤恳、俭朴的作风,根据这一思想,货币不能自动直接地产生货币,只能通过劳动,将其投入创造财富的活动中获取利润才是合法的,这也就从原则上排斥了赌博、投机以及投资任何可以抑制不确定性的金融衍生类工具等活动。

    其次,通过对伊斯兰金融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伊斯兰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传统金融形式与伊斯兰教义二者相互调和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宗教界对“利息”的理解上。早期的教法家受《圣训》的影响,曾一度将利息定义为一切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之所得,禁令的范围也从放债获利扩大到一般民商交易,成为商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但是在二战前,随着商业活动规模的扩大,伊斯兰教法家对“利息禁令”的解释又逐渐放宽。二战后,随着伊斯兰复兴思潮的兴起,又出现了重视利息禁令的倾向,这也使得宗教与金融体系联系更加紧密。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利息”的理解又有放宽的趋势,例如伊斯兰学家提出新原则,利息禁令只适用于“净利息”,而不适用于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虚利息”(浮动利息)。

    再次,现代伊斯兰金融的实质就是现代金融与伊斯兰宗教相融合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方学者达和普雷斯利(2000)指出,“……伊斯兰经济体系与西方经济体系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它更多地考察的是个人、团体或者政府在伊斯兰宗教的环境中的活动……”。具体到伊斯兰金融体系而言,现代的伊斯兰金融形式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任何一种新的伊斯兰金融产品都必须经过伊斯兰教法家的认可才可获准发行,再比如伊斯兰世界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在国家以及公司两个层面都会有类似于宗教顾问委员会的组织,来对伊斯兰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做出界定,以确保业务和经营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要求。

    (二)伊斯兰金融产生和存在的政治基础

    首先,20世纪70年代中东政局变动,对伊斯兰金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伊斯兰复兴主义”的政治大背景下,当时阿拉伯世界的各国政府开始把伊斯兰教作为加强内外团结的重要手段,而各种各样的伊斯兰组织也纷纷兴起,他们对当政者施加压力,增加治国方略中的伊斯兰因素,一些国家甚至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以沙里亚法来规范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比如伊朗政府于该时期推行整个社会的伊斯兰化,在经济领域以无息为基本准则;巴基斯坦更是以立法作为保证,将“无息”的经济思想作为国家金融系统运行的基础。总之,伊斯兰意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上升,以及伊斯兰国家给予伊斯兰金融系统的国家政权意义上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伊斯兰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伊斯兰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内政局变动的结果。南非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伊斯兰银行业便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菲律宾政府和伊斯兰反对派于1996年签署和平协议的六个星期内,五个伊斯兰银行获准在穆斯林居住的南部区设立分支机构。当车臣宣告从俄罗斯独立时,总统发布的命令之一是整个金融系统将实现伊斯兰化。土耳其繁荣党领袖于1996年上台时,主张采取措施废止金融活动中的利息,并以伊斯兰第纳取代土耳其里拉。

    再次,当今伊斯兰世界政府部门对伊斯兰金融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伊斯兰金融在一国的发展程度。巴林、科威特、卡塔尔、伊朗、马来西亚等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大力发展伊斯兰金融,由此伊斯兰金融在这些国家得以快速发展,马来西亚、卡塔尔甚至成为区域间的伊斯兰金融中心。而安哥拉、摩洛哥、土耳其、利比亚等国的政府则出于对宗教极端主义者的反感,对伊斯兰金融不太认可。另外,土耳其和埃及政府对于伊斯兰金融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发展吸引来自海湾地区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伊斯兰复兴主义主导的政治运动影响到自身的政治地位,所以在这些国家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伊斯兰金融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

    伊斯兰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海湾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大量积聚的石油美元如何存置、运用、投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使产油国拥有的石油盈余资金重新回流到石油进口国,通常的做法是:西方金融机构以低利率吸收石油美元,以较高的利率贷出,从中牟取丰厚利率。对于穆斯林产油国来说,这些资金在收益上却遭受了损失。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权益和有效地控制本国的巨额石油美元,中东产油国普遍采取措施,建立和发展本国、本地区的银行体系和金融网络,积极开展地区间的金融业务往来,并参与国际金融经营活动,以此为契机,具有纯粹伊斯兰特色的伊斯兰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东国家和地区的世俗金融机构和伊斯兰金融机构并存,石油美元的投放和使用展现出一派新天地,伊斯兰金融业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支新兴力量。

    目前全球有大约16亿的穆斯林人口,占全球总人口数的24%。有28个国家的全部人口基本上都信仰伊斯兰教,另有35个国家,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50%以上。到2007年末,全球的GDP总量约为50万亿美元,其中伊斯兰国家的GDP总量约为5.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1%。2006年末,伊斯兰国家的商品贸易出口额占到全球商品贸易出口额的7.24%,商品贸易的进口额占全球商品贸易进口额的7.93%。2002~2006年间,GCC成员国的资本外流上升至5300亿美元:其中3000亿美元流向美国,1000亿美元流向了欧洲。CCC的净海外资产已经上升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GDP的225%。另外根据标准普尔预测可以对外投资的阿拉伯世界的资金现在已经高达2.3万亿美元。从整体态势上看,伊斯兰世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符合伊斯兰教义的现代金融形式来配置资源。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