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渔业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增养殖发展模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青海渔业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增养殖发展模式

来源: 时间:2010-10-2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省渔业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增养殖发展模式。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贵德县、尖扎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因水体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成为可养殖水面的集中分布地。

    “从渔业经济发展看,我省先后引种试养了鲤、鲫、鲢、草鱼、池沼公鱼、高白鲑和河蟹等20多个品种的经济水产品,已形成产量的有虹鳟鱼、池沼公鱼、草鱼、鲤、鲫、鲢和河蟹。其中池沼公鱼产量已稳定在千吨左右,可鲁克湖和贵德黄河滩地两大河蟹养殖基地已形成,约有养殖面积6.6万亩,年产优质河蟹30-50吨,并渐成品牌,有效提升了我省菜篮子的品质。”省农牧厅渔业局局长王海介绍。

    据了解,我省渔业水域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湖泊和大小水库,水体总面积1970万亩,有鱼水面约1888万亩。2009年水产品总产量约2150吨,全省大宗鲜活水产品(鲤、鲫、鲢等)年销售量20000吨以上,渔业产值1500万元。

    目前,我省已有建成梯级水库,还有在建水库,具有优质冷凉水体资源,适于开展中高档冷水鱼类养殖,若对可建设面积进行全面开发利用,不计增殖产量,仅网箱养殖冷水鱼产量即可达到5万吨以上。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