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宗教界召开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省民族宗教界召开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

来源: 时间:2010-10-2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青海新闻网讯 10月26日,副省长高云龙主持召开省民族宗教界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马长庆,省委统战部和省教育厅领导同志出席会议。省民族宗教界部分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座谈中大家说,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和出台的 《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在我省教育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提出了“实现四个突破,力争做到六个基本两个提高”的目标,完全符合青海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完全符合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审时度势做出的决策,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国家法律,符合各民族群众根本利益和意愿,是促进我省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各族学生面向未来全面发展,造福于民的正确决策,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决支持省委省政府正确的决策部署。

  省人大常委曲旦在座谈中说,全省教育大会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青海实际抓住重大机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我省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我省教育事业上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成就,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推行“双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方针。

  当前,我们正面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等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爱护,抢抓机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推进"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不懈奋斗。

  省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学报主任编辑星全成在座谈中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出台了《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省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全面部署,作为一名民族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比振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的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双语"教学是提高牧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规划纲要》提出的我省"双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我国法律规定,有利于民族的长远发展。在学好本民族文字语言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上许多国家成功的做法。这一点也为藏族历史所证明,吐蕃王朝时期,之所以社会得到发展,文化得到繁荣,与吐蕃王朝时期实施积极的开放政策密切相关,当时大批藏族知识分子从印度、我国中原地区学习并引进大量先进的文化,才促成了吐蕃王朝的强盛,我们不难想象,在吐蕃时期的文化引进中,如果没有大批懂得汉语的人才,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从对藏族文化知识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藏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它是藏民族得以发展的根基。实践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不发达,人们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则很难得到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淘汰,这是现代社会的法则,作为藏族学生,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必须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语言工具。不掌握这些语言工具,就很难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而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就必须大力加强"双语"教育,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马连龙在座谈中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加强国家通用文字教学是世界潮流,世界上各个多民族国家概莫能外,都将官方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文字。加强"双语"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符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谋生能力和手段的需要。要正确理解"双语"教育的关系是"双改革"、"双加强",绝不是有些人错误认为的是"削弱民族语文教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青海民族大学教授旦正在座谈中说,全省教育大会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务实。抓住了突出问题,指明了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具体任务、总体要求,《规划纲要》绘制了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完全必要的,是完全正确的,我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按照全省教育大会的要求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

  省佛教协会会长、拉茂德钦寺活佛拉茂赛赤在座谈中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符合我省实际,对繁荣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积极支持,向信教群众做好宣传工作,促进我省民族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加强"双语"教育很重要,对于个人成长,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大发展意义重大。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很重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也很重要。作为一种语言,有使用价值、有存在的空间,就应该学习。

  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同仁县隆务寺活佛夏日仓在座谈中说,从中央到省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非常正确,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解放前的教育与现在的教育有天壤之别,过去藏族没有学校,只有少数人能到寺院学习,且学到的知识很少,广大牧民群众的孩子无学可上。现在有了很好学校,在学校能学到很多丰富的知识,现在藏族群众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我一定要把《规划纲要》精神向广大信教群众讲清楚,解除群众顾虑,让群众正确理解。

  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才旦堪布在座谈中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民族教育一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各族人民一定会享受更好的改革发展成果。省委、省政府加强和改革"双语"教育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并符合我们民族教育工作实际的,在全省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省的教育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各项事业一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要倍加珍惜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倍加珍惜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政治局面,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定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高云龙副省长希望我省民族宗教人士发挥人格魅力和道德威望,为教育的现代化献计出力,做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宣传、解释、引导工作。当前要重点向信教群众宣传好《青海省"双语"教育宣讲提纲》及省委书记强卫讲话精神,使他们对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希望民族宗教人士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为建立依法有序、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做出贡献。要发挥宗教的和谐共处的精神作用。宗教界人士要多做缓和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宗教界要发挥道德教化功能,向信教群众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教育工作及"双语"教育工作原则。党和政府绝不会强迫任何一个学生放弃母语。"双语"教学肯定是尊重每个学生意愿的。宗教界要发挥自己的功能,使谣言不攻自破。

  希望民族宗教人士发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为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要正确把握好文化传承与语言工具的关系,更好发挥语言的功能。对于传承藏族民族文化范畴和带有民族感情的课程必须全部都用藏语授课,对这些课程不但不削弱,而且要加强;藏族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成份。只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才能使优秀的藏族文化走出高原,走向全国。党和政府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优秀藏族文化。加强"双语"教育是"双加强",哪个弱加强哪个,需要哪个加强哪个。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老百姓交流的实用工具。从工具的角度讲,对于学文化科学知识用什么语言上课都不会损害民族文化的传承。要给我们的学生说清楚,给信教群众分析清楚,语言具有多重性、多样性。给信教群众解释清楚,同修同进、和谐相处。学习语言应达到的境界是,在家乡能讲家乡的通用语言,在公共场所能讲国家通用语言,在国际场合能讲国际通用语言,把握好文化传承与语言工具的关系。希望通过在座大家的努力,使信教群众明白语言的各种功能,使每种功能都得到加强,把功能都发挥出来。

  高云龙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干部群众的责任,也是民族宗教界的责任。加强"双语"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能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孩子就学就业,符合各民族群众谋发展、求富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更为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加强"双语"教育的目的,希望民族宗教界的人士向信教群众宣传清楚。民族宗教界在关键时刻要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在重大的方针政策上坚决与省委、省政府保持一致。《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指导性、原则性和方向性的,要按照《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各州在推行时,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将原则性、指导性与现实操作性结合起来。这一点,也希望民族宗教界的人士给信教群众讲清楚。

  高云龙指出,有比较才有见解,要制定建立"双语"教育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与没有实行"双语"教育的地区比,群众的藏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群众的藏文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是多了还是少了,"双语"教育改革前后看,群众是受益了还是受损害了。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受益,人是讲良心的,宗教是讲良心的,宗教讲善良,与善同行。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究竟是会汉语的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大,还是不会汉语的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大,还是会多种语言的人对民族文化传承作用大,要比较,要实事求是。要有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希望民族宗教界要与时俱进,要将传统教义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作用,为教育现代化做贡献,为培养能运用多种语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家乡做出贡献。藏语是富有表现力,优美雅致的语言,藏语语言抑扬顿挫,语调明快,是一种方言众多、博大精深的语言,要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加强对藏语的学习与研究.使藏文化得到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

  高云龙最后再次强调,党和政府绝不会强迫任何一个学生放弃母语。"双语"教学肯定是尊重每个学生意愿的。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0/10/28/010221975.shtml(视频链接)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