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经历长达5个月的艰辛搜寻,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副站长张勇在甘南则岔林区拍摄到了一张珍贵的黑额山噪鹛的照片。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林区发现的黑额山噪鹛。
据张勇介绍,黑额山噪鹛是我国仅有的全球易危鸟类,分布于甘肃最南部的白龙江、白水江地区及邻近的四川北部,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林区从未见过。今年6月份,在一次偶然的鸟类观测中,他在则岔林区内发现了一种疑似黑额山噪鹛的鸟。此后,张勇对该鸟种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艰辛搜寻、观察。今年10月22日,“潜伏”在灌木丛中的张勇终于近距离拍摄到了一张十分清晰、完整的黑额山噪鹛照片(见上图)。
据了解,黑额山噪鹛是我国特有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张勇称,此次在则岔发现的黑额山噪鹛约数十只,活动范围不大,栖息地海拔约3100米。目前,保护站人员正在对该物种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此次发现说明,黑额山噪鹛也分布于甘肃南部洮河流域上游的高海拔区域,为今后对于该鸟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确切的地理环境。
另据张勇介绍,近年来,随着尕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这里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夏候鸟繁殖地之一,也是我国夏候鸟迁飞的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