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助理巡视员马凤霞参与、经历并见证了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清真食品产业”概念的提出
马凤霞介绍,清真食品作为“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我区著名回族学研究专家王永亮同志。1998年,自治区民委邀请王永亮参加自治区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王永亮以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身份领衔提出《加强清真食品管理监督的议案》,被确定为自治区人大2号议案,纳入法定程序办理。在办理议案的调查中,又明确提出宁夏应当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概念和建议。之后,自治区政府确定“清真食品产业”概念并列入工作计划,2002年以来又先后出台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后来,“清真食品产业”概念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农业开发支柱产业之一。
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
马凤霞说,政府把清真食品作为“产业”来抓,是近10年的事。2002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清真食品管理的意见》,提出依法推进清真食品产业发展。银川市建立了清真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制度;石嘴山市将原星海湖大酒店、东方大酒店更名为星海湖宾馆、东方大饭店,规范了清真餐饮业经营;吴忠市制订了清真食品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中卫市向大型清真餐饮业选派回族经理保证管理工作到位。
2003年以来,银川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区、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来自东部等地区的近百家清真食品企业在这里落户。宁夏贺兰羔羊集团、宁夏金福来羊产业公司、宁夏沙漠王子、涝河桥肉食品公司、中卫夏华公司、盐池鑫海肉食品公司等几百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10家清真食品企业获得出口经营权。清真产业发展有喜有忧马凤霞说,我区清真产业发展有喜有忧――喜的是,清真食品从回族家庭自我消费、等待供应的状态开始走向市场,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特色产业,前景乐观,说明发展清真产业氛围已然形成;忧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回族穆斯林群体对清真食品文化原则的表达存在局限性,加之社会上存在认知误区,出现了生般硬套“清真”、真假混淆的“清真食品”。
马凤霞介绍,作为清真食品地方标准,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属全国先例。这一标准参考了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的成文标准,结合我国穆斯林实际,将世界穆斯林关于清真食品的文化规范和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理化标准融为一体,从文化和技术上解决了清真食品的规范标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