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试金石——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求变的启示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畜牧养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危机试金石——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求变的启示

来源: 时间:2010-11-1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据甘肃日报报道:一个产业从自然形成到蓬勃发展,再到被冠于“骨干”、“支柱”的名头,看起来一切都顺其自然,然而过度的关注、过度的信赖却使原本可能多处开花的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集其一身,使这一产业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心针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
  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之前,人们津津乐道于它的成功,金融危机来袭之后,结构单一成了“致命伤”。危机的检验,唤起了人们对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呼声。在这个意义上,成县经济发展求变的启示更具有一种标本式的价值。
  铅锌产业,成县的骄傲与转型
  提起成县经济,必然会想到铅锌产业。由于这里铅锌储量丰富,在上世纪80年代,有千家万户挖矿石的“盛况”,但都是初级原料处理;至90年代才有了选厂,生产的依然是初级产品;2002年开始有了冶炼项目,2005年底形成了5万吨锌冶炼规模,去年至今的改扩建工程,将新增5万吨冶炼规模。
  近日,记者在成县矿冶集团公司看到,这一总投资5亿多元的改扩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不仅如此,该公司湿法炼锌生产通过ISO—2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标志着成县的锌产品将走得更远——能出口太平洋地区。
  铅锌产业无疑是成县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2009年对全县财政税收的贡献率达62%,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更是达到了83%。然而,这下降的21%对成县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铅锌产业是资源产业,影响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价格。成县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晓民每天都在关注铅锌价格。他告诉记者,2008年一季度,铅锌价格达到历史最高峰,锌锭在上海有色金属市场达到39000元/吨,下半年,铅锌市场价格就开始走下坡路,10月份跌至最低点,为8000多元/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成县所有铅锌企业都停产了,6月份开始陆续生产,但由于价格因素,又被迫停产,至今还有几户企业没有恢复生产。价格下跌很快,回升速度却慢,直到2009年12月,锌锭价格才达到16000元/吨,最高时达到过21000元/吨。
  李晓民告诉记者,由于生产成本大,原料缺乏,且在高价位时积压了一些产品,缺乏流动资金,有些企业仍在观望。李晓民特别提到有两户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选择了在亏损中生产,尽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上缴了税金,养活了职工。
  从全省、全国来看,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2008年全省、全国GDP增速分别达到10.1%和9.1%,而成县的GDP增速下降了13.9%。
  “金融危机是试金石。”李晓民说:“过去老说结构单一不好,却不知单一弊端在哪里,这次是真正体会到了单一的害处。结构单一之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抗风险能力差。”
  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2010年经济发展,成县既面临严峻挑战,又有有利条件。李晓民认为,从挑战看,成县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依然突出;从有利的方面看,加大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力地推动成县发展新项目,培育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结构的良机。意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县,正在努力建设一个新型的工业强县。县委书记岳金林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县委扩大会议上说出了成县建设新型工业强县的目标和途径:利用三到五年时间,立足资源优势,着眼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兴产业。
  具体做法为: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坚持壮大支柱、延长链条、提升效益、扩张总量,在努力做大做强以铅锌深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工业之外,要打造以白酒酿造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240万吨水泥生产为主的建筑建材工业,并加快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步伐,引驻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提升,把成县构建成中国西部有色金属冶金基地、甘肃东部新型建材基地和酒类酿造基地。
  这里面的最大亮点就是,在传统的铅锌产业外,着重发展建筑建材产业、白酒酿造业、特色农业等,力争把成县建成甘肃东部水平较高的名县。“目的就是通过工业结构的调整,把对铅锌产业过度信赖的比重降下来。”李晓民说。
  这样的努力,其实早已开始了。2005年,县上就与祁连山水泥集团联系建厂事宜。经过一番波折后,2007年终于达成意向,2008年正式签约。计划在县水泥厂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
  “我们这里不存在长距离运输原料的问题,从开山炸石到整体剥离,再到生产现场,只用几百米长的皮带传输。”李晓民说,祁连山集团前来投资也是看中成县发展建材工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在水泥建材的带动下,自动化机砖、加气混凝土和新型建筑装饰板项目有些已建成投产,有些已完成前期工作。
  成县大理石、花岗岩储量丰富,能满足工业化开采加工的需要。目前,县上正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以期吸引有规模的产商加盟。目前,已与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这些建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成县工业新的支柱。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甘肃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对甘肃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在对这个规划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成县也在试图走出一条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的发展之路。
  成县在继续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的是延伸铅锌产业的链条,一手抓技改,一手抓深加工。市县有关领导专程赴美国考察钛锌板项目的技术及市场情况,年产5万吨钛锌板项目已列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成县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也走出了新路子,论证了铅锌尾矿综合及铅锌废渣贵金属回收利用项目,现也列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
  多元格局,共建和谐发展新路径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涛告诉记者,开发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培育结构单一的产业,是那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不得已的选择。因为甘肃县域普遍属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薄弱、区域联动性差,长期处于外无牵动、内乏能动的落后状态。但是“可怕”的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能源产品的持续、旺盛的需求,却使许多县域在尝到最初“甜头”之后,把“不得已的选择”当作一种必然、当作重大的机遇,在依赖资源开发、极化单一产业的道路上流连忘返。
  如今,一场金融危机,已经破灭了许多县域在资源开发、单一产业基础上投资再翻番、生产总值再翻番的梦想;也启发了许多县域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的重新思考。
  在这个层面上说,成县的求变,在甘肃已经不是个别的案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科学判断形势,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研究制定并正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工作思路。张涛说,近期国家针对甘肃诸多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是利用这种机遇、助推甘肃发展的“及时雨”。而县域的发展,正是甘肃充分用好这些政策,把机遇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社会发展优势的直接载体。
  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经历过落后、追赶和金融危机洗礼的甘肃县域经济,已经在思想上、行动上具备了再一次抢抓机遇、趁势突破的基础和实力。张涛说,从很多县域对“十二五”规划的初步设想中,已经可以感觉到对于金融危机冲击的反思、对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探索和和谐发展格局的渴望。这些县域,或以循环产业发展为未来方向,或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手段;或以清洁能源、低碳经济为着力点,或以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富民和谐为追求目标,呈现出立足县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竞相科学发展的良好趋势。
  张涛认为,这种趋势为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奠定着坚实的微观基础,也为甘肃把握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提供着更为活跃的载体。
  从对支柱产业的过度依赖到众多领域的多元发展,这或许就是甘肃县域经济在金融危机来袭后发展求变之路。在这条路上,既有历史的经验,又有现实的阵痛;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撑,又有来自民生的期待。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