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券商惊人一致 港股料将震荡上行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财经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众券商惊人一致 港股料将震荡上行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0-11-1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热钱涌入 恒指领跑新兴市场

    15日,在资源股和中资股的拖累下,恒生指数下跌0.81%,但依然稳居20日均线之上。而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前后的近10个交易日中,港股明显跑赢包括A股在内的众多新兴市场。

    在9月美国传出酝酿二轮量化宽松的消息之时,港股就率先开启了上涨之旅。自9月1日起,恒生指数已连涨两个多月,由20529点启程,连续大破21000点、22000点、23000点、24000点重要关口,最高涨幅高达25%。尤其从美国公布QE2(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当周开始,恒指加速上扬。11月2日-15日的10个交易日中,恒指累计上涨1.4%,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不到1%,韩国综合指数未涨未跌,印度孟买指数下跌了0.51%,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则下跌了0.63%,港股市场明显领跑新兴市场。

    资金推动是港股上涨的一大主因。“最近两个月,海外资金流入香港的迹象十分明显,而且许多资金赶在美联储11月3日宣布QE2前就进来了。”京华山一证券部研究主管邓以旭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香港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HIBOR的走势颇能说明问题,由于大量海外资金涌入香港,造成香港流动性极度宽裕,近一个月来HIBOR连续下跌,一月期HIBOR上周五已降至0.16%的低位,几乎为零,而且还没有止跌迹象,意味着短期仍有充裕资金流入香港。

    同样显示资金不断流入的指标还有不断上升的港元兑美元汇价。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元与美元挂钩,汇率定在1美元兑7.75至7.85港元之间,如果港汇升至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则代表大量资金流入,港元需求强劲,香港金管局将向市场投放港币买入美元,如果港汇跌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则代表港元疲弱,通常是资金流出的标志,金管局将向市场投放美元买入港币。近一个月以来,港元持续走强,已逼近7.75的强方保证水平。分析人士预计,资金的持续流入将继续支撑港元,金管局或许很快将向市场注资,以压抑港元突破强方兑换上限。

    在源源不断的资金浪潮推动下,港股近来一路高歌,日均成交量由9月份的732亿港元上升至10月份的978亿港元,11月以来更升至1088亿港元的水平。

    德意志银行预计,从年初到现在,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资金从发达市场流入亚洲股市,600亿美金流入亚洲债市,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热钱进入了资金来去自由的香港。“资金流入香港的数目无法统计,但大趋势是确定的。”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由于美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不会转向,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未来几个月资金不断流入香港的可能性非常大,港股后市仍会维持大涨小回的走势。

    做多中国 对冲基金接踵而来

    跟随热钱而来的还有大批嗅觉灵敏的国际对冲基金。继欧洲对冲基金Altis Partners月初正式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后,“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对冲基金香港分公司SFMHK8日也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办公室举行了开业仪式。索罗斯将派遣两名基金经理坐镇香港办事处,管理资金规模达80亿-90亿美元。

    由于索罗斯曾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大肆狙击港元,此次来港开分店自然引发了许多市场猜测。不过,接受采访的香港财经界人士认为,从目前索罗斯在香港投资的龙湖地产、民生银行、四环医药等股票看,他主要还是看好中国经济,在做多中国股票。

    “这一次,索罗斯再像1997年那样做空港元的可能性非常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投行人士表示,市场不应戴“有色眼镜”看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做多做空都能赚钱,股票期货外汇通吃,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目前大部分对冲基金还是因为看好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而来的。”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日前透露,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的持牌对冲基金公司数量达到307家,创历史新高,相信很多对冲基金是冲着内地经济高增长的故事而来。他指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在港对冲基金的数量增长了大约50%;今年前9个月,香港证监会新批出的对冲基金公司及对冲基金经理牌照数量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和。

    香港证监会的资料显示,今年10月共批出131个资产管理牌照,除了Altis Partners,来自上海的Pinpoint 和纽约Titan Capital等,均属于对冲基金。还有一些大型对冲基金正在酝酿进驻。刚被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Man Investments 收购的GLG Partners 及“坏孩子基金”旗下的Algebris Investments,均公开表示有意在港设立办公室,但目前仍处于申请牌照阶段。

    香港财经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宣布推出QE2后,大量资金争相流入亚洲的趋势将会延续,因此国际对冲基金就瞄准这个机会,纷纷选择落户在具有国际金融中心等优越条件的香港。此外,为应对QE2,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泰国和韩国等相继采取措施预防大量热钱的流入,但香港地区在联系汇率体制下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加上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更容易吸引对冲基金建立“据点”。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香港的经济体量较小,一旦有充裕的流动性进来,资本市场的升幅就会格外明显,因此吸引了很多对冲基金的目光,“而且,在香港驻点,也方便他们去内地调研一些上市公司。”

    ▲港股今年以来涨势强劲,9月以来上涨了16%左右。

    部分AH股溢价情况

    名称 H股价格(港元) A股价格 H股对A股溢价(%)

    农业银行 4.22 2.75 31.14

    招商银行 21.55 14.22 29.50

    中国平安 89.50 59.43 28.69

    交通银行 8.54 5.93 23.06

    建设银行 7.34 5.10 22.99

    中国人寿 34.70 24.18 22.63

    鞍钢股份 12.16 8.72 19.16

    中国铁建 9.88 7.27 16.13

    民生银行 7.26 5.36 15.73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30.90 23.13 14.16

    中国南车 8.72 6.60 12.90

    中国银行 4.49 3.44 11.53

    工商银行 6.49 5.00 10.92

    中国神华 34.65 26.71 10.85

    中国中铁 5.94 4.58 10.82

    中国太保 32.05 24.79 10.48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 9.32 7.33 8.65

    马鞍山钢铁股份 4.63 3.74 5.78


    震荡上行 众券商看好后市

    滚滚而来的流动性洪水令许多港股投资人士看到了机会。德盛安联资产管理成员公司RCM香港及中国股票投资总监钟秀霞表示,随着美国推出QE2,资金将流入香港楼市及股市。另外,市场普遍预测明年中国企业盈利平均约有15%升幅。这两大因素将成为港股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未来港股仍会震荡向上。

    知名基金经理、惠理集团主席谢清海则预计,恒生指数在未来六个月内有可能升至28000点水平,令整体市盈率由目前的16倍升至20倍。

    在美国QE2政策公布后,香港多家券商纷纷调高了对港股后市的预测。率先唱多的高盛在一份名为《香港:乘风破浪》的报告中预测,在盈利增长和流动性泛滥的双轮驱动下,港股未来一年将稳步向上,上调未来12个月恒生指数目标为29000点,距离目前的24000点水平还有至少20%的升幅。花旗认为,美国印钞票无助本土就业及企业资本开支,资金将持续流向以香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上调未来12个月恒生指数目标为26500点。德意志银行也认为,目前港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并不存在明显泡沫,未来还有至少10%-20%的上行空间。

    最为乐观的中金则认为QE2热钱涌港情况与2007年相似,因此,恒指若重返当时平均20倍的市盈率,恒指有望冲上31000点,距离现价仍有25%上升空间。中金更指出,有别于去年美国首次量化宽松政策出炉的时期,香港目前经济基本因素更强健,过去两年外贸表现大大改善,而且现在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更开放及多元化。这些因素都会吸引外资流入。

    高盛报告指出,联系汇率制度令香港的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挂钩,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之前,香港除了“输入”美国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外,别无他选。因此,在企业盈利继续强劲增长的支撑下,港股将迎来一波牛市。报告称,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大背景下,港股企业盈利增长将明显提升股本回报率,预计未来两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将由过去几年7.7%的平均水平提升至13%,平均股本回报率则由过去两年10%以下的水平提升至11%。

    高盛亚洲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目前港股估值仍处合理水平,尚未充分反映资金流入的利好因素。他认为,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及日本史无前例地同时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将令全球资金流动性激增,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热钱泛滥加剧,发达国家资金将涌向新兴市场,没有资金管制的香港背靠内地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将站在最前沿位置。

    不过,在享受流动性盛宴的同时,许多港股投资人士也对热钱可能带来的惊涛骇浪发出警告。钟秀霞认为,在QE2公布之前,已有许多海外资金提前入场,随着市场的上涨,泡沫风险逐渐上升,肯定会有一些热钱随时准备获利了结,这意味着港股的升势不会一帆风顺,后市波动会明显加剧。邓以旭也提醒投资者说,热钱的目标是谋取短期获利,不是长期投资,15%-20%的获利对于这些超低息借来的资金来说回报已经十分丰厚,不要因为寄望热钱持续推高市场而盲目追高。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洪丕正表示,QE2将令史无前例的庞大的资金流入市场,其中大部分会流入包括香港在内的新兴市场,而不少亚洲国家可能会设立资产增值税等措施来限制资金进出,但因香港为自由市场,无法限制资金进出,加上QE2会令美元加快走弱,港元资产吸引力较大,本港的股、楼、汇市料将吸引大量热钱,市场势必大起大落,投资者应当小心风险。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