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旗下的债券型基金业绩一直名列前茅外,东方基金偏股型基金再无突出的亮色。继2007年东方精选混合年终位列第四闪光后,偏股型基金的下一个亮色将在何时出现?
或许这会是年内唯一的一只产品,在近期保本基金的新规出炉后,东方基金在第一时间上报了一只保本类的基金产品。
然而即使这只产品在年内顺利地发行问世,东方基金也铁定错过了今年新基金的发行盛宴,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乃至东方一直引以为傲的债券基金年内都没有新品问世,导致公司的规模迄今仍只在百亿上下徘徊 ,原因何在?毗邻相近的华商基金由于去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业绩飘红而实现规模暴增,从此前与京城新华、东方、天弘、益民同属小基金公司行列的处境向中型基金公司的规模大踏步迈进,东方基金缘何停滞不前呢?
根据记者了解,实际东方基金去年的8月聘任了原来天治基金的副总单宇出任公司的总经理,之后直到春节前后对多个部门进行了人员重组,进行了框架结构调整,但除去旗下的债券型基金业绩一直名列前茅外,偏股型基金再无突出的亮色。
继2007年东方精选混合年终位列第四闪光后,偏股型基金的下一个亮色将在何时出现?
后东方精选时代的无奈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师就曾向记者表示,一家基金公司如果要想实现规模的快速发展,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归根到底还是要把偏股型基金的业绩扎扎实实地做上去。
然而遗憾的是,东方基金自2007年东方精选混合闪光后偏股型基金年终排名后就归于沉寂。2007年,在时任东方精选混合双基金经理的付勇和于鑫悉心打理下,该基金年终排名第四,位列其前的只有华夏大盘精选、中邮核心优选、博时主题行业三只,根据当时基金的季报透露,该基金由于捕捉当时大量未股改股而成功地捕捉到了股价一飞冲天。
然而此后的几年,东方精选混合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今年春节前,原该基金经理兼投资总监付勇正式卸任,离开了东方基金,后经辗转投奔了位于上海的长信基金。东方精选基金经理由从长盛基金转投来的研究总监李骥出任,今年的9月份又增聘任了新的投资总监庞飒担任基金经理。但是,东方精选的业绩仍不见有起色。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11月11日,在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上限95%)的排序中, 东方精选的年化收益率仅为3.77%,落后于这一分类的平均收益率水平11.72%,而明星基金华夏大盘精选目前已经以32.50%的收益率领跑该分类基金。
除去东方精选外,东方基金目前仍有三只偏股型基金,分别是东方龙混合、东方策略成长股票、东方核心动力股票。东方策略成长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是5.37%、东方核心动力股票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是-3.61%、相对好些的是东方龙混合,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是9.42%。从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看,东方核心动力9月份发生了基金经理的变更,新的基金经理张岗正式走马上任。同时,作为小基金公司中的一员,东方基金的人才短缺进一步暴露,目前东方龙混合和东方策略成长股票的基金经理均为公司老将于鑫。
深圳一位基金分析师此前就有针对性指出,小基金公司的发展模式其实今年有了很好的榜样,与其苦等挖来王亚伟那样的明星人物救场,不如打造华商的三人组模式,或许会收获奇效。
基金经理频繁跳槽成硬伤
不可否认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东方基金的债券基金就成为公司的一面旗帜,或许在投资者股基不利的职责时成为一块“遮羞布”。
截至11月11日, 东方稳健回报在一级债基的收益排名中仍居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2.82%,这其中基金经理杨林耘功不可没,身为北大金融学硕士的才女将这只基金带上了去年债基收益冠军的宝座。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作为东方基金经理中仅有的两位女将(另一位为货币基金的王丹丹)保持住的高调与强势,反衬出公司男性基金经理的平庸,而基金经理频繁变动或许才是背后的真正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方基金几只偏股型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东方龙混合,其基金经理于鑫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但同样于鑫所管理的两只基金也体现出一定的业绩差异。而东方精选混合的李骥挂帅不足一年, 而张岗更是刚上位不久的基金经理菜鸟。
更有意思的是,国内基金行业少有的“股债两栖”基金经理郑军恒分别从管理的股基和债基上“下课”,汇添富基金跳槽过来的新任投资总监庞飒走马上任,或许他已被公司视为提升偏股型基金业绩的新的救命稻草。
同处北京金融街办公地点相距很近的东方与华商基金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时下,当华商基金在努力打造孙建波作为王亚伟的接班人时,东方基金会努力塑造谁呢?或许庞飒值得期待,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