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清真古寺的重建史
一个热心公益的穆斯林
——记京东大厂夏垫清真寺管委会主任-杨华生
夏垫镇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北部,位于京东鲍邱河西岸,距县城10公里,距北京40公里,是自古以来的京东重镇,村有1600余户,6000口人,其中回族400余口。自古夏垫镇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的牛羊集散地,商贾云集。夏垫清真寺原建立明朝万历八年,原有望月楼、殿、厦、堂、厅等用房28间,是京东有名的古寺。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82年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将夏垫大队部设立清真寺,礼拜殿3间,水房3间,其他房屋5间。1990年,夏垫穆斯林杨华生乡佬带领穆斯林平整土地填坑建墙,建门楼一座,基本完善清真寺应有的功能。
1994年因为百年不遇的洪水,原本破旧的房屋全部受损,杨华生乡老积极的与村镇县领导协商,原村党支部书记左连奎(汉族)同志、原镇委书记杨连福同志,民委主任陈金文同志、县长闻志宽同志非常关怀当时清真寺的灾情,根据穆斯林乡佬的要求决定选址重建夏垫清真寺。杨华生主任积极带领穆斯林开始了筹建新寺的工程,在自家里的门面房设立筹备处,自己的汽车投入筹备工程。。。。。。1995年3月2日隆重的举行了由中国伊协领导、省市县领导参加的奠基仪式。杨华生寺管会主任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填坑垫地、日夜操劳一座崭新的清真古寺已经初见规模,进入大厂回族自治县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建筑——重建的夏垫清真寺望月楼,让外来人眼前一亮。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夏垫镇的中心。重建古寺的过程艰难而曲折,有很多感人的情景,杨华生主任为古寺的重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穆斯林无私的贡献。
1999年.杨华生主任筹建夏垫清真寺的同时又建立了穆斯林发展中心,为穆斯林提供了经营经商的场所,清真寺增加了收入可以以寺养寺,解决了清真寺的很多困难。
杨华生主任爱国爱教每到国家重大事件和重大节日,为保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维护清真寺及周围安全积极参加执勤,每到除夕之夜, 杨华生带领阿訇和部分穆斯林在寒风中查看清真寺的每个角落,保护清真寺,以防火灾。(因为镇区企业多鞭炮烟花多,这充分体现了他为一方的平安默默的奉献)。
杨华生勤俭节约,遵守穆斯林教法,助人乐善,1991年夏垫穆斯林杨子如母亲,哥哥相继去世,由于当时家境困难,无力发送,杨华生大力支援,送乜帖买羊购物带领穆斯林帮助料理后事,以后又给予生活资助,20年后杨子如见面还感激的说“我一生也不忘记杨华生对我一家的恩情”。1993年汉族同胞左姓,手遇外伤严重,当找到杨华生时,他大力帮助资金救助,体现了夏垫回汉族人民的团结。南寺头村民杨姓穆民煮牛骨头失误掉入热锅里,杨华生也大支持乜帖。1999年西北穆民马宝银因车祸伤亡,儿女困难,杨华生帮助乜帖购买米面油并带领穆斯林帮助料理后事。南寺头穆民杨姓白血病,杨华生也积极给予资助。很多困难穆斯林杨华生都很积极的捐助乜帖------
当前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下,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厂回族自治县有了飞跃发展,振奋了穆民的人心,杨华生爱国爱教、好施乐善、热爱公益、诚信经营。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积极的帮助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厂回族自治县55年县庆更加坚定了他爱国爱教,帮助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心。他的事迹已成为穆斯林的佳话。
杨华生主任在清真寺大殿
1982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夏垫清真寺正门
原大队部做为礼拜大殿
各级领导为夏垫清真寺重建奠基
夏垫清真寺奠基仪式现场
杨华生主任在重建的工地上
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参加奠基仪式
重建夏垫清真寺紧张的施工
夏垫清真寺望月楼紧张的施工
建成后的夏垫清真寺正门
由中国伊斯兰经学院陈进慧为夏垫清真寺 (用阿文书写的奠基碑)
重建后的夏垫清真寺望月楼,礼拜大殿全貌
重建后的夏垫清真寺全貌
重见后的夏垫清真寺报厦
重建后的夏垫清真寺望月楼全貌
新建后的穆斯林公益发展中心
重建后的夏垫清真寺会议室
阿訇在夏垫重建的清真寺诵念“虎头拜”
穆斯林进去新建的大殿礼拜
杨华生主任和穆斯林一起做礼拜
重建后的夏垫清真寺部分穆斯林开斋节礼拜后留念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