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光明等乳业巨头近1个月来相继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11月22日,记者在昆明市内各大超市卖场了解到,伊利的全脂舒化奶由原价的44.8元每箱涨价2元、伊利金典250ml*12包的价格也由原来的50元/箱涨到58元/箱。各品牌负责人表示,原料涨价是导致产品终端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
奶企:原料辅料上涨
“作为牛奶生产的主原料,与去年同期相比,原料奶每公斤的收购价格由2.1元涨到3.1元,品质高的原奶现市场收购价已超过3.1元,涨幅已是50%。此外,水电气的上涨、人工费用的提高、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纸盒、塑料等包装材料的价格上涨,都导致牛奶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云南大理东亚乳业有限公司奶源部王泽经理说。
“水涨船高”是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权生对今年乳制品价格走势的解释和预测。“目前,国内涉及牛奶生产及销售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单从原奶的收购价格来看,因为饲料价格、人工费用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原奶的价格上涨了1元,这对一个每天消化200吨原奶的乳业公司来说,单此一项每天就是一笔不菲的成本增加。并且,白糖的价格也从上半年的4000元/吨涨至7000元/吨。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塑料等包装材料的价格也有所提价。”
乳制品市场面临整顿
国家质检总局6日发布的公告中要求,所有获得乳制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当按照质检总局公布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于今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这提高了企业进入乳制品市场的门槛。一些中小企业将无力承受因改进设备等所需的资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奶企有2000多个,中小型奶业有5万多个。在中小型奶企中,有30%是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李权生谈道。(完)(记者 王淑娟 实习生 齐静静)
相关链接:
成本上涨 云南本地奶企暂时观望未涨价
食品和消费品一片涨声,云南本地奶企还在观望。记者近日走访昆明部分超市和雪兰、新希望邓川蝶泉、 前进等云南本地乳业公司发现,牛奶暂未涨价,但提价已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