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宰牲”之争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土耳其“宰牲”之争

来源: 时间:2010-11-2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宗教情结较重的民众对反对“宰牲”的声音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一边平时吃着肉、一边看不惯宰牲的人没有立场反对这一重要的宗教传统。   到土耳其以来,每到宰牲节,土耳其媒体上就会出现关于“宰牲”的争论。根据宗教典故,亚伯拉罕痛弑亲子以表达对真主的信仰,真主在最后关头大显神迹,以一头羊代替了他的儿子。为了纪念这件事,穆斯林在宰牲节宰杀牲畜,献祭安拉。这个故事同为犹太教和基督教徒所熟知,但最后以实践保留了宰牲这一传统的,只有伊斯兰教教徒。在中国时,没有听说过穆斯林的宰牲仪式引起什么争议,到了穆斯林占人口90%以上的土耳其,却发现这里批评宰牲这一行为的大有人在。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其他大中城市,市内是禁止随意宰杀牲畜的,农村则不受限制。但就算在集中宰牲的城市里,反对宰牲的声音仍然存在。有人出于动物保护主义的考虑,认为节日期间如此大规模地宰杀牲畜是残忍的行为;有人抱怨移民到城市的一些农村人就在家里宰杀牲畜,血和内脏当垃圾扔在门外,影响市容;有人责备饲养大量牲畜供人宰杀和食用破坏环境;还有人追本溯源,指出宰牲这一仪式原来只在圣城麦加为前去朝圣的人们施行,现在推广到所有穆斯林其实没有必要;也有人重新诠释起《古兰经》,认为亚伯拉罕这段典故并非让信徒都去宰牲献祭,而是意在告诉人们在真主眼里,动物和人的生命一样宝贵。当然,这些批评主要出自倾向于世俗主义的精英口中,他们认为宰牲是不必要的固守成规,而宗教情结较重的民众则对这些批评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一边平时吃着肉、一边看不惯宰牲的人没有立场反对这一重要的宗教传统。
    关于“宰牲”的争论只是土耳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变化之一。作为接受世俗政权模式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土耳其在上世纪20年代经历了大刀阔斧的“西化”,土耳其人可以不祷告,不包头巾,但并不妨碍他们信仰真主。经历了70年代开始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一直坚定捍卫凯末尔主义的土耳其现在也开始慢慢恢复一些宗教权利,在这期间出现一些对于宗教传统的争论是自然而然的。当然,“宰牲”从未受到土耳其“敏感字”限制,关于它的争论更多与民众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