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人在外地开拉面馆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可他们大多打着“兰州拉面”的招牌挣钱。青海人开的拉面馆不姓“青”,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几天记者在广州市的街道上发现,同样是蓝色招牌、绿色宣传画的拉面馆,有不少挂上了化隆拉面馆的招牌。
韩德录的家乡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桥头村,家乡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迫使他背井离乡挣光阴。到广东省8年多,韩德录已经熬过了创业艰难期。如今,他在广州开着两家面馆,分别在环市东路、林和西横路这两条繁华街道上,虽是同一个人开的,却挂着不同的招牌。位于环市东路的是人人熟悉的“兰州拉面馆”,林和西横路的叫“化隆拉面馆”。“我觉得是时候打响我们自己的品牌了。”11月25日13时许,我们在林和西横路的化隆拉面馆看到了韩德录。
“一共21元。”“不好意思,鸡蛋炸酱面是不放肉的,下次你可以点牛肉炸酱面。”面带微笑,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韩德录一边下单、收钱,一边收拾碗筷。他对我们说,这家面馆开了才一个多月,虽然挂的是化隆拉面的招牌,但生意比那家“兰州拉面”馆的好。我们能从韩德录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韩德录说,广州市已经有几十家化隆拉面馆了,很多青海人享受着家乡的各种优惠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外出创业,生活越来越好。
“上菜速度快、拉面好吃、价格不贵,这是拉面馆能在南方城市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所以不必担心换了招牌会影响生意。”韩德录开着车去参加同乡聚会,提起化隆拉面馆他总是这样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有顾虑的人们证实,做好拉面生意的同时宣传大美青海,达到双赢目的,这是大势所趋,青海人自己的品牌一定会越来越有名气,化隆拉面馆的数量必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