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市9块居住用地集中入市,总规划建筑面积达到了236.6万平米。
下周三还将有一批土地集中入市今天集中入市的9块土地中,两块位于顺义区新城22街区,为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其中一块配建了幼托、中小学合校。还有5块位于大兴区北臧村镇,其中一块为纯居住用地,其余为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等。另外两块位于平谷区王辛庄镇,均为纯居住用地。大兴区有两块住宅用地将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由于位于大兴、顺义的地铁大兴线、15号线一期首开段均将于年内通车试运营,因此入市土地将因轨道交通的开通大大“升值”,未来建成的住宅项目在交通方面将更具优势。
11月住宅类地块成交集中,对比新政前下调过5成
截止日前11月,北京住宅类地块成交已经达15块,供应面积为255万平米。住宅类地块楼面均价为6347元每平米,而在4.15日宏观调控政策前,出让的住宅类地块的平均楼面价高达12304元每平米,新政后下调已经超过5成。
在11月通州梨园出让的3块土地均明显低于新政前2月出让的同区域地块。可见,最近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基本抵消了3月开始的通州价格暴涨带来的影响。而其他区域出让的土地价格也有明显的下调。
12月出让的成熟土地更有利市场调控
26日上市的土地基本都为七通一平,大部分地块都可以在明年下半年形成实际市场房源供应,200多万建面的住宅地块合计将能提供超过1万套住宅。而大量的房源供应将使得市场供需比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土地供应集中的、通州、顺义、房山等区域可能出现明显的价格调整。
中原地产认为:目前市场部分开发商受到调控影响资金趋紧,但是仍旧有相当数量的房企现金充裕,有较为强烈的购地需求以达到土地储备目的。从目前北京土地市场现状可以看出,土地有合理的出让价格才更有利于楼市调控。而最有力的土地政策应该是在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基础上,增加土地供应,并在土地供应环节加强监管:目前土地政策环节可以抑制房价的政策出台已经有很多:限制土地开发周期、禁止捂盘惜售,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使得北京4季度的大量土地供应在每年出现实际上的住宅供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