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一整天,马玉喜在赛场上“马不停蹄”地奔波着。
在2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马玉喜同时参加了亚残运会男子200米T37级和男子跳远T37-38级决赛。更让人赞叹的是,他居然还分别获得了一金一银,两项成绩还分别打破了亚洲纪录和世界纪录。在下午进行男子100米T37级中,马玉喜再收获一枚金牌。
12月17日,中国选手马玉喜(中)在田径男子100米T37级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中,中国选手马玉喜获得男子200米T37级、男子100米T37级的金牌和男子跳远F37/38级银牌。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如果比赛时间不重叠,在跳远项目我还有提升的空间。”9时42分开赛的男子跳远和9时55分开始的男子200米比赛,是马玉喜上午所进行的项目。“我跳完第一次之后,就赶紧请假过去参加男子200米的比赛,然后再回来继续第二跳和第三跳。”说完,这位憨实的宁夏回族小伙子笑了。
12月17日,中国选手马玉喜(中)在田径男子200米T37级决赛中冲刺。当日,在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中,中国选手马玉喜获得男子200米T37级、男子100米T37级的金牌和男子跳远F37/38级银牌。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31岁的马玉喜是一名脑瘫患者,从小酷爱体育运动。2005年,马玉喜从宁夏大学教练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2006年,北京残奥运会招募运动员的消息,激起了马玉喜当运动员的梦想。“那时候就想,我要是能穿上国家队服,会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凭着优越的身体条件,马玉喜被国家残疾人田径队吸收了,并全身心投入到集训当中。2008年北京残奥运会,他获得了两银两铜的成绩。再提及,马玉喜仍觉得有点惋惜。“只要是比赛,运动员都想拿冠军。”
12月17日,中国选手马玉喜在男子跳远F37/38级决赛中角逐。当日,在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田径比赛中,中国选手马玉喜获得男子200米T37级、男子100米T37级的金牌和男子跳远F37/38级银牌。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马玉喜有一个最大的愿望:“我想圆奥运冠军梦。”2008年残奥运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痛至今仍深藏在马玉喜心中。亚残运会之后,他将投入到明年残疾人全运会和伦敦残奥运会的备战中。
面对即将到来的两场大型“战役”,马玉喜坦言,受过重伤的膝关节和足弓的伤痛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2008年马玉喜受伤最严重的时候,他的教练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病痛一厉害,他会发脾气,教练都默默承受,很理解他。“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教练。”马玉喜的声音有点哽咽。
谈及对人生的规划,教练专业科班出身的马玉喜想成为一名教练。“现在我已经在以自己为试验田,根据比赛时间、赛程等方面做调整,这次亚残运会后我会认真做总结,为以后培养小运动员,做参考。”对马玉喜而言,当教练就是帮助他人圆梦。
一直都过着集训生活的马玉喜对自己的性格评价是:在场上很外向,在场下很“宅”,平时尤其喜欢旅行。下一站,马玉喜想去西藏。“那里是世界的屋脊,作为一名运动员要有一颗敢于攀登的心。”马玉喜说:“有目标,才能敢追求。”
31岁的“回族汉子”马玉喜仍无暇关注他的婚姻问题。他说:“等到伦敦奥运会之后再说,有缘千里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