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伊斯兰史学家马博忠做客中国清真网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新闻会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著名伊斯兰史学家马博忠做客中国清真网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11-01-0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主持人】据我了解您不是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但是您撰写了很多关于成达的文章,《激情与困顿——成达师范之兴衰》便是代表作之一,那是什麽原因使您对成达有浓厚的兴趣以致力于对它多次研究呢?

【马博忠】我父亲是成达师范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也是第一批送往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留学生,父亲一生对成达师范以及创始人唐珂三先生和马松亭阿訇有着很深的感情。父亲生前给我多次讲述成达师范的事情也从此带我走进了这个领域。1999年成达师范在北京的学生举办了纪念成达建校76周年的活动,父亲委托我代表他参加,这样我就跨入了这个大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成达师范不仅是回族教育史上的一面旗帜一个骄傲,更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所学校是所私立学校(后改为国立),就是在私立时期最多也就120多名学生,但是在这120名学生中就培养出了14、15名阿拉伯语副高职以上的学者,我算过这个比例高达10%,大于英国牛津大学和解放以前的北京大学。我觉得这所学校他不仅是中国回族教育史上的典范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我觉得这点应该是大书特书的。

【主持人】 可能很多年轻的人对于成达师范是很生疏的,能给我们讲讲关于成达的故事吗?那成达的教育宗旨是什么呢?

【马博忠】这所学校是我国近现代回族教育史上的一个杰出代表,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了旧式经堂教育的优点。旧式的经堂教育植根于清真寺当中,受到了老大阿訇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穆斯林情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年轻人对成达师范的了解越来越少,我觉得这个是教育配置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要研究这个,将一些历史资料传下去,让研究这方面的学者能够逐步的滤清这个学校对中国回族以致对中华民族教育做出的贡献。成达曾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中国正式的阿拉伯语教学大纲是1934年由成达师范制定的,比现在我们知道的教育部制定的阿拉伯语教学大纲早了50年。这是我们回族人的光荣也是穆斯林的光荣。据我了解,在解放以后直到文革期间,中国大学的阿拉伯语教材都是打印的,但是成达师范的全部都是铅印。成达师范最值得推崇的就是 “三长”教育,三长教育指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当教长、会长、校长,当然也已经培养出了这样的人才,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以后从会长到副会长很多都是从成达出来的。并且有不可忽视的一点,那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成达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抗战,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斗争当中这点显的尤为突出。

【主持人】您觉得在现代能不能再有一所像成达这样的学校呢?

【马博忠】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谈这个问题吧,我觉得简单的复制是没有意义的。改革开放初期湖南曾有位成达师范的毕业生想要再办一所成达师范,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实现。我们提倡成达敢于改革的精神,为宗教、为民族事业奋斗的精神,学校可以复制但是人员无法复制。那些创办成达师范的贤者已经逝去,但是他们所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应该继承的, 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回回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能够显示我们光彩的一面。

【主持人】您的父亲马金鹏教授是成达师范首批选送到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留学的学生,老人家是怎样向您介绍他的这段留学经历的呢?这对您重要吗?

【马博忠】他们这代人都不太愿意将自己光彩的一面提及,所以很少讲述,但是他们回国以后将艾资哈尔大学的坚定的信仰和勤奋学习的精神贯穿到各个领域。我父亲曾收到过冷遇,但是他并没有颓废,而是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上。父亲曾这样说:“李时珍先生的《本草纲目》是他去世300年以后才被后人认可的,只要他根据伊斯兰理念认真的去做翻译工作,总有一天会被学术界认可。”这个思想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一般的学者是很难做到的。

【主持人】《父亲教我念“法提哈”》一文是马金鹏先生归真4年后您写下的,从文中能够看出您对父亲的敬畏以及父亲对您的影响?这篇文章对我们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

【马博忠】我父亲有着坚定的信仰,我从小跟随他在清真寺居住,对于我的拜功他有很严格的要求。父亲在假期都开办学习班,我也耳濡目染的学到了很多。我国现在有很多版本的《古兰经》,但是对于《古兰经》翻译理论的研究是很欠缺的,1931年成达师范就在《月华》上出过一期关于《古兰经》翻译理论的特号,也曾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会刊上发表过,但是这些都很少有人知道。我父亲去世后我们曾拜访过张秉铎老师,他很沉痛,提笔下下来了八个字“信仰坚定、两代楷模”。当然《信仰与人生》这本书也就是怀念父亲的著作。

【主持人】能给我们讲讲《把一切献给祖国——纪念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创建七十周年》这部书的编写动机和过程吗?

【马博忠】我是在研究成达师范历史当中发现了这些资料,从此便开始潜心研究。我曾找过很多黄埔军校的老军人,他们讲述了很多关于他们在黄埔军校的生活和学习。为了写这本书我走了很多地方,就在从西安回来的路上我得了脑梗塞,于是就搁下了,但是为了庆祝黄埔军校第六分校成立70周年,我在病房坚持完成这本书。这本出来以后国防大学、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很多老师、学生都争相阅读。我将这本书留给后人,既符合当前的形式也能让后人了解到,在国统区还有这样一支年轻的回族部队为了国家的兴亡和敌人顽强的拼搏着。让后人了解的回族同胞的抗战经历,也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缺。

【主持人】在您今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什么更好的打算呢?还有什麽课题要进一步研究呢?

【马博忠】我这几年参加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明年我还要参加在云南举办的中国学生赴埃及留学的80周年纪念,等参加完这个活动我就不再参加社会活动了,集中精力将成达师范的校史完成。其他就是对穆斯林期报刊的研究,在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主持人】今日做客中国清真网对我们穆斯林青年说些您最想说的吧?

【马博忠】我们要向书本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一些著名的学者的著作,更要看以前的一些旧报刊。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排除党派性,这也是做史学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个也需要一定的鉴别能力,而这种鉴别能力就是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要向专家学习,专家是学有专长具有研究能力的,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不该被青年学者学习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还有我希望大家都要向青年人学习,我们这代人受的教育和思路是赶不上青年人的,我有很多青年朋友,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达到了共鸣。我认为青年人就是早晨的8、9点的太阳,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政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青年人的,你们就是希望,当然传承和发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也是离不开你们的。

今天我就说这么多吧,如果有机会我们再聊!

【主持人】网友朋友们,让我们再次以色两木的问候感谢马老师接受本次采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