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甘肃:再快一点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一论甘肃:再快一点

来源: 时间:2011-01-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2004年,笔者在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期间曾撰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且慢》,呼吁人们把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放慢一点,“在紧张的工作、繁杂的头绪中,不妨时常停下来,想一想,总结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歇一歇,积蓄继续前进的力量;看一看,在自己的紧张忙碌之外,还有那么多自然之美、生活之趣。”……文章还说:“起点与目标之间,是由具体的步骤和一个个细节联通的,只有一点一滴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心烦意乱、心浮气躁、心急如焚,只怕在未达目的之前就已被自己的急火烧焦。”

  当时写这篇文章,是基于一种强烈的感受:“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过去快多了,人们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似乎有做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事情、忙不完的应酬……”太快了,就会导致种种问题:“许多人在急匆匆、忙乎乎之中乱掉了方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主见,惶惶然不可终日,在东奔西跑、手忙脚乱之中,忘记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甚至忘记了生活本身。”

  但是,从北京来到甘肃工作,似乎又是另一番感受:这里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是太快了而太慢了。有些干部头脑不太敏锐,动作不太敏捷,作风不太利索;有些干部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慢慢腾腾。省上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口号:“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并概括为甘肃精神的核心。甘肃底子薄、条件差、困难多,人家用一分的努力,我就要用十分的努力,要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把事情做成做好。但是慢腾腾的工作作风,使这句本意很好的口号变了味道,居然成了“人家一天完成的事,我得用上十天”!因为办事,接触了一些部门,工作效率的确不敢恭维——总的感觉是一个字:慢!

  ——炳灵寺大佛上的脚手架据说已经架上3年了,至今尚未修缮完毕,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已经锈迹斑斑,这样的工作速度是对大佛忍耐力的考验。

  ——全收集权处理工程,将许多马路开膛破肚,而施工者寥寥无几,以至于工程旷日持久,影响交通,给人民群众带来许多不便。

  ——沟通黄河南北的中立桥,一开始就是使一个不合格工程,既然不合格,就该迅速拆除,重新修建,岂料一等就是十年!这十年,因为这座桥的不通,让车多跑了多少冤枉路,让人耽误了多少时间,难以计算。

  ——有人到工商局办营业执照,这次说你缺了什么,下次说你该带什么,第三次又说你还应该补充什么,就是不给你办,推三阻四,没完没了,你急人家不急。

  ……

  那么,甘肃“慢”的道理在哪里?换言之,甘肃人为什么“慢”呢?

  笔者思索了一番,感觉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甘肃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东部和南方发达省份来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相对滞后的地方,事情相对也少,事情少,就不必急,慢性子也就逐步形成了。

  二是甘肃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的海拔大都在一千五六百米甚至更高一些,这个高度虽不至于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但动作不能急,太急了就难免缺氧,所以动作最好是舒缓一点。这样讲绝非玩笑话,因为类似的情况笔者在青海和云贵高原也有所发现、有所感受。这样看来,甘肃人的慢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和客观因素的。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觉得,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甘肃人,尤其是甘肃的各级干部,还是快一点为好。何以言之?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现在的一年等于过去的十年乃至百年;从国内来说,各地区各部门都在加快发展,恰如千帆竞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得慢也要退。甘肃在全国各省市区当中,排名本来靠后,再不抓紧机遇急起直追、再不卯足干劲奋发图强,不但会失去上进的机会,而且会越落越远。这种尴尬局面,我想是甘肃广大干部群众绝不愿意看到的。

  笔者以为,甘肃现在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我们国家处于发展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给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二是十年前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西部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为西部省份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三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始步入经济复苏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上升周期,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四是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发展日渐成熟、饱和的情况下,各路投资者的目光逐步西移;五是中央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全国唯一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放在甘肃,从而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六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十七条,从各个方面加大了对甘肃的支持力度。

  面临如此难得的大好机遇,甘肃此时不加快发展,更待何时呢?

  笔者观察,甘肃省上的领导很有紧迫感,工作抓得很紧很细。即便到北京开“两会”的期间也没有闲着,而是趁机会见了十几家央企负责人,洽谈了许多项目,引来了大笔投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人感动,也令人鼓舞和振奋。

  有鉴于此,笔者在此发出呼吁:希望咱们所有的甘肃人,尤其是各级干部,还是快一点吧!正如刘伟平省长所说的,“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思考的节奏、加快工作的旋律、加快生活的步伐,在紧凑的脚步中建设更加美好的甘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