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发挥科技优势为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做贡献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成功励志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北方民族大学发挥科技优势为服务民族地区发展做贡献

来源: 时间:2011-01-2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北方民族大学作为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服务,是学校定位的要求,也是学校应尽的职责,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北方民族大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积极寻求合作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为自治区相关企业提供良好的科技服务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人才和学科优势,组织专家教授走出校园,围绕地方产业,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实现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2007年以来,学校共向地方企业转让科技成果3项,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

   以学校材料工程学院为依托的宁夏分析测试中心与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宁夏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宁夏疾病控制中心等20多家企业和217个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为各企业和研究所提供检测参数均超过1万个,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作出了贡献,成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研究实验基地。

   西北轴承厂生产的轴承上出现斑点,造成大量废品,学校科研人员得知此事后,主动与企业联系,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发现出斑点部位富含铝的成分,而原料钢材中并没有含量过高的铝成分的存在,经过分析,发现轴承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氧化铝砂轮,在加工过程中与材料发生了化学变化,企业更换了砂轮后,再没有出现因产品表面出现斑点而产生废品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

  积极投身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对口服务工作。2009至2010年,学校共有22位教师被自治区聘为企业科技特派员,他们纷纷深入对接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展研究工作、联合申报项目。截止目前,有4位教师与企业联合申报的科技部服务企业行动项目获批,其中材料学院教师多次前往惠冶镁业集团调研,就皮江法炼镁的镁渣处理问题共同开展科技攻关,获得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的支持,最终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提高咨询能力,为自治区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服务

  学校与银川市经济委员会签订了《银川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诊断服务》横向项目合作协议。2008年,银川市政府为了解银川市中小企业管理状况,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特委托我校商学院对银川市一批中小型企业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和企业管理诊断。商学院组织科研骨干从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自主创新、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财务状况等方面,对38家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诊断”,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得到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肯定。

  2010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研究所就《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CSSC)》项目合作达成协议,承担宁夏地区抽样中的1200户村民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人生态度与社会观念,社会网络与人际交往情况,代际关系、家庭养老与个人健康状况,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评价,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等6个方面的200个问题的调查,最终成果将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由学校李春光教授承担的“河流与水库水沙运移及河床变形数值模拟研究”、“河流与引水渠冬季结冰现象数值模拟研究”、“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计算”等相关项目,对黄河宁夏段一些典型河段及工业用水水库水沙运移及河床演变规律、黄河宁夏段及宁夏境内引水渠冬季供水结冰现象、宁夏境内典型地段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宁夏境内部分区域工农业用水及城乡居民饮用水资源合理调配进行研究,在河流治理及水库正常运行、重要冰情要素预报、土壤结构改良、节约水资源等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依据。

  三、立足地方实际,为延伸地方产业发展链条贡献力量

  学校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在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去考虑,放在实现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与宁夏林业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林木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技术与工艺的自主创新和设施设备的国产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和支撑了我国林木种苗工厂化繁育的现代化水平。该项目获得3项国家专利,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德国联邦材料检测研究院合作研究的“液相烧结碳化硅高性能结构陶瓷”,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而且其尖端的工艺技术和材料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清真畜产品是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但对清真畜产品从产品的源头到物流缺乏严格的清真认证程序,缺乏对清真畜产品的可追溯性,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严重制约了“清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校计算机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遵循“整合信息资源、创制共享数据、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应用系统、服务农业农村、加快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清真畜产品规范生产与质量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开发了饲料管理系统、网络化快速诊断系统、动物健康养殖系统、畜产品质量认证信息系统。课题组将研发的6项成果转让给示范企业之一的盐池县鑫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通过实施滩羊肉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无污染作业,并通过了国家级ISO9001:2000的质量认证。在2010年3月,该企业与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签订了17.6万公斤滩羊肉供应合同,实现了盐池优质滩羊肉走上亚运餐桌的目标。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紧紧围绕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结合自治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调查研究”、《宁夏区域生态建设与人文资源》等一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民委科研成果奖励;《中国花儿概论》获得“第九界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民族立法中的扩张权、限缩权及排除权”、“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等一批成果获得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

   在西夏学研究方面,明确提出了“英藏黑水城文献”这一文献学概念,并获得大英博物馆授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英藏黑水城西夏文献》、《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日藏西夏文文献》等,标志着20世纪初流失海外的我国西夏文献基本回归,西夏文献出版工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学校还先后出版发行了《大麦地岩画》、《贺兰山岩画》、《法藏敦煌西夏文献》、《阴山岩画》等著作,其中《大麦地岩画》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和2005年度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贺兰山岩画精品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50大庆献礼,这些著作为岩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岩画学、西夏学的研究带动了回族特色旅游、西夏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联动的地区经济繁荣,扩大了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自治区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发挥优势,拓宽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2010年10月,学校组织部分学院领导及专家对石嘴山市昊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惠冶镁业有限公司、卉丰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以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就生物发酵酿造技术、碳化硅研磨技术、奶牛养殖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对相关企业提出生产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诊断,生物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负责人也介绍了本学院的科研立项及项目特色,双方就科研项目合作推广应用、人才培养深入交流了意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与企业共同开发高技术陶瓷产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在三维CAD培训、联合开展三维设计项目、精细化工产品开发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河源锁阳酒厂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双方的合作正逐步走向深入。

  “大学依地方而兴,地方因大学而盛”,北方民族大学的每一次突破和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地方的大力支持,那么,主动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应是学校工作的自觉行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校也将服务地方工作上升为学校的长效工作和重点工程来抓,积极践行着这一光荣使命。学校将继续坚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优势,拓展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加强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扎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社会服务辐射基地。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探索建立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合作办学、合作攻关联合机制,加大校地校企合作步伐,在社会服务中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回归。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