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 腿 与 查 拳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齐鲁史话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弹 腿 与 查 拳

来源: 时间:2011-01-2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武术,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一宗文化遗产。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之于武术的创始,本人自幼就听祖父说过(武术名师刘宝庭),武术创始于人兽相触,弱肉强食的远古时期,那时只不过是些简单的防身动作。人类的祖先在当时为防野兽和他人的侵犯,常使一些防身架势。长年由这些防身架势演化成简单的动作,后来使这些动作连贯起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由这些连贯动作演化成了今天的武术。随后祖先们常年习练,又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的发展出一些独特的武术流派。又根据自己当时武术流派的特性,形成和创始了几个武术流派的弹腿、拳术、器械的练法。武术四大门派为:昆仑派、少林派、武当派、峨睸派,昆仑派是创始最早的一派,它创始于西域地区的昆仑山下,以昆仑山为标志,称为昆仑派。昆仑派又出现于伊斯兰教人聚居的地方,使昆仑派的弹腿和回族特色的拳种、器械,与回族人的宗教信仰、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聪明智慧的结晶。昆仑派有它的独特性,如、弹腿、十趟埋伏垂、查拳、苏来拐、五虎群羊棍、月牙斧、月牙铲等。昆仑派的拳术、器械、对打套路动作都来自于弹腿之中。之于弹腿顾名思义,几个门派都有自己的弹腿,弹腿的内涵和习练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门派把弹腿做为一个拳种来习练。但昆仑派创始的弹腿,根据弹腿中的动作及每一路的手法,步法、架势加上兵器,又创始了各种器械习练的套路。在唐朝初期,由西域地区流传到内地各个地方。武术发展到唐朝时,也是武术最盛行的时候。做为昆仑派的弹腿、拳术、器械习练套路创始祖先。根据回族人的生活习俗,当时的时代背景创造而来。特别是创始的弹腿,创始祖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武术的全部功底集中在弹腿动作之中,如拳、掌、勾的手法,弹、踢、排、摆、踹、跺、扫的腿法,虚、马、弓、撑的步法,又容纳这些手法、腿法、步法,编创了不同的性质,不同架势,独特不一的拳种及器械的练法。展示了昆仑派弹腿的特性及腿法的威力,和拳术的扎实性,使用性。在弹腿及拳术中体现出弹踢劲如钢、排踹如山倒、扫摆快如风的威力。还展示了昆仑派拳种的特性,如“四大名架”的老架拳、黄莺架、二十四势、六角式等,四种拳架、四种风格。在当时那个年代,创始祖先就把弹腿的手法、腿法、步法研究透彻,可以说:弹腿是含四大门派的最早的武术之宝。因为昆仑派弹腿门的弹腿歌诀最早第一句是:昆仑大仙世界传,留下弹腿十趟拳,因昆仑派创始于昆仑山下,有山中有仙的概念。做为“大仙”那时只在昆仑派叫称。后有了少林、武当、峨睸之后,昆仑派的创始祖先们,认为称“大仙”面广虚而不实,后就与三个门派都称为“大师”。之后就把弹腿歌诀的第一句改为:昆仑大师世界传,留下弹腿十趟拳,使弹腿的歌诀流传至今。弹腿是昆仑派最高的武术境界的功法,从初学昆仑派武术到每次习练昆仑派武术套路前都从弹腿练起,使弹腿练无止境。

  再说在回族比较普及的拳种-查拳,既有观赏性,更有使用性、在武术中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说。至于查拳的创始说法不一,练法也不一样。有史记载查拳的发源地为山东冠县,流传的有、张式查拳、扬式查拳、李式查拳。就说济南,从民国时期到现在,就有两个式别查拳的练法:一种是以我祖父承传的弹腿门的查拳,至今不知道承传哪位查拳祖师的套路练法。一种是马永魁(查拳名师)承传了查拳宗师扬鸿修传授的查拳。都按各自的四趟查拳讲,两种查拳的风格不一样,都有它的特性。(弹腿门的查拳后称弹式,杨鸿修传授的查拳后称扬式)弹式查拳的套路中见于“拳多”,杨式查拳的套路中见于“掌多”。弹式查拳的动作扎实有力,虚实分明。杨式查拳动作,舒展大方,脆快有力。两种查拳的练法都富有特色的腿法,都集武术中腿法的弹、踢、排、摆、踹、跺、扫、撑的功法。两种练法的查拳习练,从入势开始到收势结束,都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套路、架势与特性。也就是笔者前边讲的弹式拳多、杨式掌多的特性。弹式查拳已上势入套路:抱双肘拳跟步,紧接一个左侧踹,变向弓步冲拳,弹踢右腿回位,变向虚步后沟亮掌,下蹲两手抄腿,起身又是一个左侧踹,变向往前弹踢右腿冲拳落步,再往前弹踢左腿冲拳落步,掏步穿手,起身剪弹二起脚,落地后撑步亮掌。一分多钟的前套路动作,就体现出好几种腿法及拳多的特性。再看扬式查拳上势入套路:曲肘对拳,后拉靠胸变托掌、托掌下压、右手掌撩左肩、跟步变向、弓步推右掌、二次击掌、起身穿手提膝亮掌、下蹲、撑步亮掌、下蹲向前提右步、右后插步、盘腿跨右拳亮掌。一分多钟的前套路动作也体现出多种腿法及掌多的特性。拳也好、掌也好、两种练法的查拳特性都在腿上,体现出查拳:手似两扇门,全凭脚打人的道理,及腿法的重要性。再看收势:弹式收势,下蹲虚步两拳打虎势,扬式收势下蹲后勾,虚步亮“掌”。一种拳种,两种练法,体现了两种练法的风格,查拳在中华传统武术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中华传统武术拳种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至于查拳的创始,至今没有一个真正的结论。

  目前,对查拳的创始有好几种说法,弹腿门的查拳,据说晚于洪拳、炮拳、串拳等。以上这些拳种的动作都来自于十路弹腿之中。最早弹腿创始为二十八路,因后十八路弹腿动作必较复杂。有的地方是前十路,也有的地方是前十二路,一般前十路弹腿动作就能贯串每种拳术的全套动作,就把后十八路弹腿动作的手法、腿法、步法及架势编创了两个拳种,就是查拳和滑拳,也就是查、滑不分家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查拳、滑拳创始同一个时期。在唐朝有两个将领查尚义(又尊称查密尔)滑宗歧。在当时的安史之乱中负伤,流落到山东冠县,为使自己的身体早日康复,使二人各自创编了一套拳,临走时,为了报答当地回族群众的精心照顾,二人就把自己创练的壮体拳留给了当地的回族群众,当地人为了纪念二位将领,就把查尚义传授的拳叫做查拳,把滑宗歧传授的拳叫做滑拳,两种拳的架势不同,风格也不同,也有查、滑不分家的说法。

  之于第三种说法:查拳的创始是拳师沙亮,山东冠县人。雍正年间为武进士,授三等侍卫。沙亮是领兵的武将领,按当地人习惯尊称(沙密尔)。他精通山东本地土的拳种、拳法,具备有提练各种拳法的内容,编创了查拳。因各地口音的发音,沙、查(扎)发音接近,也有的地方发“插”音,有可能把沙字发出的查的口音。约在1727年,沙亮被冠县沙氏居地沙庄的父老乡亲,从西安邀回当地传授了查拳。后延续形成了现在冠县承传的张、杨、李三派不同风格的查拳。目前,沙亮是有史可考的最早查拳大师。至于查拳真正的创始来历还需进一步探讨,寻找真正查拳创始的答案。之于查拳的创始,国家至今也没有最终的结论和认可。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