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多方合力 云南省文产发展全面提速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多措并举 多方合力 云南省文产发展全面提速

来源: 时间:2011-02-1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去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及时作出重要决策和部署,领导和推进云南新一轮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十一五”收官之年,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对接“十二五”。去年,云南省四大国有文化龙头企业不断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满活力的运行体制机制,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成效显著。省级各项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州市一级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并得到快速推进。通过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了文化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全省围绕10大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和一批文化市场,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据统计,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009年达到360亿元,占GDP的5.9%,云南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市,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将达到6%。云南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探究文化产业缘何如此给力,“十二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及时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至关重要。去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成立,无疑为快速发展的全省文化产业再添强劲引擎。该领导小组由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担任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副省长高峰任副组长,有力地加强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同时明确“十二五”期间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原来的每年4500万元增加到每年8000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2500万元增加到每年1亿元,并建立10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在全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云南省对改制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社会保障,转企改制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改革成本支付、国有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转制等方面都作出了一系列切合云南实际的政策规定,形成了具有鲜明云南特点的改革政策支撑。如在人员分流安置方面,成立了财政全额拨款的云南文化艺术中心;在改制成本方面,实行各级文化体制改革所需经费和转企改制所发生的改革成本,由同级财政承担的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可将国有资产置换改革成本支出。省级财政拨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已经到位,用于省级各改革单位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和政策咨询;对于一些全省性重点示范和先导性的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前期的经费补助和贷款提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5年内,国有资本的收益金收支分开、先缴后返。省有关部门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做好服务工作。省工商局及时提供注册登记业务指导,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登记特殊政策,帮助企业进行名称预先核准,使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拿到营业执照。省国税局抓住国家实施文企改制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机遇,认定公布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转企文化企业名单,并为企业提供正确的税收政策导向,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省文产办加大了对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展缓慢的个别州市进行通报。

    围绕10大特色主导产业,省文产办收集整理并筛选出20余个全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并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多次磋商,力争将这些优质项目列入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盘子,各州市也积极申报、引进和开发大项目,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目前,全省演艺产业已形成品牌并有了新的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珠宝玉石、文化旅游等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面提升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