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驻华大使:中伊建交四十年合作空间依然巨大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伊朗驻华大使:中伊建交四十年合作空间依然巨大

来源: 时间:2011-02-2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和伊朗建交40周年之际,伊朗驻华大使迈赫迪·萨法里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对两国近年来在经济、文化、艺术、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同时表示,两国未来仍然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

  萨法里是伊朗外交部资深外交官。他于2010年正式出任伊朗驻华大使。在此之前,他曾出任伊朗驻俄罗斯、奥地利大使及伊朗驻德国外交特使,并担任过里海事务特别代表和伊朗外交部副部长等重要职位。萨法里在担任伊朗副外长时,曾多次陪同伊朗领导人访问中国,参加了许多重要会谈。

  中伊两国贸易额未来将达500亿美元

  人民网: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中伊两国近几十年在经贸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萨法里:中国和伊朗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非常紧密。今年是伊中两国正式建交的第四十年,可我认为两国早在2500年前就有非常频繁的交流了。在经济领域,中国和伊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五年前,我们两国间的贸易额仅为40亿美元。可让人欣喜的是,2010年我们之间的贸易额突破了300亿美元。我们希望在2011年或者不远的将来,伊中贸易额能够实现500亿美元。

  人民网:大使先生,目前中伊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有哪些重点项目?

  萨法里:伊中两国目前在非常多的行业中都有合作项目。在通信领域,伊中两国的通信业年贸易额有10亿到15亿美元。在交通建设领域,我们两国正在合作建设铁路,包括普快和高铁,铺设公路和隧道,生产轿车和卡车。在水利建设方面,我们当下正在准备10到12个电厂的扩建合作项目。我们还有合作建设大坝的项目。此外,双方在矿产和金属行业、汽车客运等制造业方面都有合作。伊朗交通部、通讯部、能源部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在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伊朗和中国一直以来优势互补,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有很多合作,将来也将继续拓展这些合作。

  人民网:您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伊朗将在今年推动伊朗货币和人民币直接兑换,您认为这对两国之间的投资有什么意义?

  萨法里:这一计划将给两国带来积极的影响,既对中国有益,又对伊朗有益。据我所知,我们马上就要建立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委员会,它将最终确认这一计划。将来,伊朗的里亚尔可以和中国的人民币直接兑换,我们就不用把两国贸易的好处带给其他的货币了。伊朗和中国双方都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受益。

  中伊文化交流3000年前就开始了

  人民网:伊朗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伊朗人民素来喜爱诗歌,而且有大量的波斯诗歌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中国也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我们也有非常优美的诗歌和语言,请问伊朗人听到过中国的诗歌吗?在伊朗有多少学校教授中文?大概有多少人懂得中文呢?

  萨法里:我们两个国家在2500至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了各个领域的往来。在文学方面,伊朗有一批杰出的大诗人,如莫拉维、萨迪、哈菲兹、海亚姆等,他们写下了非常优美的诗歌和散文。我们精选了这些大诗人的作品,出版了一套18册的文学作品集。现在这一套精选集也可以在中国看到了。我个人听到过中国的诗歌,而且也非常地喜欢。虽然我不知道中国诗歌押韵的规则,却非常喜欢它的韵律,我觉得非常优美。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能够让不同文化下的人们相互接近,相互了解。

  我国有好几所大学教授中文课程。特别是伊朗和中国建立经贸关系后,大家学习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预计几年内,懂中文的人才将从现有的100人增加到500人。我们需要懂得中文,中国也需要懂得波斯语(伊朗的官方语言编者注)。我们跟中国的高校有非常好的关系。在中国的五个大城市,我们建立了波斯语培训班。此外,我们还在帮助三所高校增设波斯语课程,希望这一计划尽快得以实现。伊朗也有一个孔子学院。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而且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受到了伊朗人的欢迎。

  人民网:伊朗在艺术方面一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我们都知道伊朗有漂亮的波斯地毯、鲜艳的细密画等手工艺品。请问在中国我们能否看到这些艺术品的展览呢?将来,您还准备举办哪些活动让中国人民了解伊朗的艺术呢?

  萨法里:正像您所说的,伊朗的手工业世界闻名。我们在设拉子、伊斯法罕、库尔德省等等很多地方生产有名的波斯地毯。上个月,伊朗的工业部副部长来到中国,与中国的工业部副部长举行了会面,计划尽快在两国现有的手工业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艺术文化方面的合作。伊朗马上要派出40个最有名的艺术家来中国,让他们在中国的几大城市举办展览。此外,我们还计划在北京和其他几个城市建立一个长期的手工业展览。

  “我计划参观中国每个省,与各个省长交流”

  人民网:近几十年来,到中国旅游的伊朗人越来越多。请问大使先生,您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旅游呢?

  萨法里:我在中国刚刚上任六个月。在这六个月中,我去过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等很多城市,只是有些城市的名字我忘记了。我既看到了中国经济的一面,也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一面。为了亚运会,我去了广州很多次。为了世博会,我去了更多次上海,大概有五、六次。在这短短六个月中,我去了非常多的地方。我计划要去参观中国的每一个省份,与各个省长交流,并且让伊中两国的省份建立一一对应的合作关系,比如,让我们的呼罗珊省和你们的某个省建立合作。我希望通过在中国各地旅行来了解中国文化,为进一步加强伊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做准备。

  人民网:大使先生,您最喜欢哪个中国城市?

  萨法里:所有的城市我都喜欢。中国人很好,中国城市很美。

  人民网:伊朗也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伊朗有世界闻名的八大奇迹。您可以介绍一下伊朗旅游业的发展吗?如果让您来向网友推荐,您会推荐我们去哪些伊朗城市旅游呢?

  萨法里:您指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希望让伊朗和中国在旅游领域建立合作,但是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实现。我们希望在2011年能够开始有中国的旅游团来伊朗,有伊朗的旅游团到中国。中国和伊朗这两个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这并非是我的夸大,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两国的文明交往不是仅仅通过“看看”就可以了解的,一定要通过亲身游历才能体会。我希望这样的旅游合作能够从今年开始。我们的旅游城市有很多,比如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克尔曼、大不里士、阿瓦士、马什哈德等。

  还有一个我们两国都有的文明成就,那就是传统医学,也就是你们说的中医。这种传统医学不用化学制药而用草药。伊朗的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六、七百年前发展了伊朗的传统医学,他用自然之法给人们治病。中国的传统医学也非常发达。两国的传统医学是两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说明中国和伊朗在古代就关系密切。

  伊朗电影深受中国人喜爱

  人民网:近年来,伊朗的电影也颇受欢迎。请问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伊朗电影跨越文化的不同在中国如此受欢迎?

  萨法里:伊朗电影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伊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说明我们的电影在全世界受到欢迎。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先生在中国非常有名,事实上,我们还有一批像他一样优秀的电影导演。大家喜欢我们的电影,因为我们的电影蕴含了文化、道德和传统,这些优秀的价值都是被大家所接受和需要的。

  人民网:您认为,伊朗电影为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有什么帮助吗?

  萨法里:毫无疑问,电影可以帮助两个国家了解彼此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当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了解彼此间的社会和文化上。今年,我正在准备一个电影周。我在俄罗斯当大使时,曾在他们的各大城市举办电影文化夜,我们的电影受到了热烈欢迎。今年我们的文化部副部长要来到中国。我们希望通过和贵国政府的合作,为两国的电影交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能够让两国在未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伊朗,中国的电影,特别是那些包含道德、文化内容的电影,也非常受欢迎,比如中国的战争片。

  中伊两国合作仍有很大空间

  人民网:今后中伊双方还有哪些合作空间?在2011年,中伊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还有哪些计划?

  萨法里:我们可以在经济领域更多更好地合作。伊朗和中国虽然相隔万里,但是却可以通过双方合资、中方生产的途径成为非常好的区域合作伙伴。伊朗和中国可以在广阔的经济领域积极寻求合作。在能源领域,我们在石油、天然气方面有非常明朗的合作前景。在旅游方面,我们希望今年两国能够尽快落实前面说到的旅游计划。伊朗和中国一样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为两国间的旅游而努力。在文化方面,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举办电影周、波斯语研讨会、汉语研讨会,在伊朗进一步推广中文,促成伊中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增加两国文化图书的互译等等。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