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我想给总理提个建议,要出台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买世蕊说(如图)。
“我今年带来了36件议案、建议,其中大多数是关于法治建设的。我觉得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依靠法律。”买世蕊说。
这36件议案、建议中,买世蕊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特别关注。为此,她跑了4个省8个城市,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议案》。
如何能让这些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有更好的展示机会,并能很好地服务和贡献社会?她认为应该在大学阶段就开设实践课,并安排大学生到贫困地区体验生活。“这很有必要,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准自身定位,盲目提出高要求,很有必要让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尝试一下创业的艰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买世蕊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整个社会都应该更好地关注他们。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其中我省就有41万人,加上往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人数将有60余万人。而现在,我省只能提供30万至4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巨大。”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买世蕊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难,更多的是择业难,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上大学的成本比较高,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上大学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由于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导致待遇差异较大,许多大学生的愿望难以实现,导致人才浪费或人才急缺的现状。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宁肯待业也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去就业呢?“这里面除了传统观念的问题,还需要认真进行一些政策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去,到基层去。比如规定大学生毕业以后,必须要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工作若干时间以后才能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去。再比如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工作,工资待遇会比他在其他城市要高,方方面面的得益、荣誉和自身的价值能够相称,逐步使他们自己感觉去中西部和基层工作非常好,从而改变目前宁肯待业也不去基层和中西部工作的状况。”买世蕊建议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出台有关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因势利导,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另外,买世蕊还建议对目前的大学盲目扩招叫停,通过减招或停招,对相应学科进行调整,并且多设立技术性人才教育学科,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有相应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