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十年慈善”感动中国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阿里木“十年慈善”感动中国

来源: 时间:2011-03-1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以及《贵州日报》等新疆、贵州多家媒体来到毕节市,采访新疆人阿里木。阿里木扎根毕节地区、靠烤羊肉串支持百余名贫困学生上学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年39岁的阿里木是新疆和静县人,20岁就离家出来“闯江湖”,到过乌鲁木齐、北京、重庆、昆明及贵州的几个地州市,但均未立足下来。

2001年夏天,阿里木来到毕节,经历了贫困的煎熬,靠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借的100元钱,阿里木在这位老板门前摆烤肉摊,每天二三十元钱,一个星期以后,阿里木还给酒吧老板100元钱。

随后,烤羊肉串成了阿里木的生存手段。

在与毕节人的接触中,阿里木感受到了毕节人给他带来的温暖。“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得到毕节好心人的帮助。我来毕节10年了,毕节人容纳我,把我当朋友,每年过年,都有好心人接我到家里过年。”阿里木说。

怀着感恩之心,阿里木把户口从新疆迁到贵州毕节,决定把卖羊肉串挣来的钱用来做慈善。

他选择的慈善方式主要是资助贫困生上学。

毕节学院的贫困学生则是阿里木长期资助的对象。

2006年,阿里木拿着烤羊肉串攒下的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学生资助中心,提出要帮助这里生活困难的学生。

看着一张张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味道的毛票,院方被震动了,最终,毕节学院将这笔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从阿里木最初设立助学金到现在,毕节学院来自各方的资助金已经翻了10倍,很多人都是因为阿里木的行为而选择了无私捐助。

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说:“阿里木的助学金是全院资助金额最小的,无法与其他高达几十万的助学金相比。但他体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助学情结,从德育教育的角度看,资金小而意义大。”

阿里木在与毕节人打交道时,了解到大山里有很多贫困孩子,他就不辞辛劳前往资助。

大方县达溪镇的聚河村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地方,他了解到那里的180多名孩子没有书包,就买上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把书包送到学生手中。

在村子里,当亲眼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缺粮,他就把身上仅有的100多元钱捐给了这位老人。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木在毕节的10年间,卖出了30多万串羊肉串,80%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金额达10多万元,总共资助的贫困学生达100多名。

而在自己生活方面,阿里木至今仍然租住在40平方米的旧房里,过着简单的平民生活。

阿里木的善举不仅感动着毕节人,也感动着全中国人民。

如今,在毕节地区范围内,阿里木已经是家喻户晓,他的生意也日益红火。

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地资助着贫困学生,他所资助的毕节学院,向阿里木学习蔚然成风,学生们踊跃担任毕节城市建设的志愿者、做好事善事的标兵。

2007年,阿里木成为该年度贵州十大都市人物,并被评选为2010年贵州省道德模范。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候选人投票中,阿里木以245000多票的高票名列第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在2010年12月28日为阿里木投上郑重而庄严的一票,并通过新华网新疆频道向阿里木给予高度赞誉。

目前,毕节地委、行署正号召全区人民向阿里木学习。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