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即将奔赴内地接受培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新疆会堂。
乌鲁木齐3月24日电题:天山子弟借力东部 援疆省市敞开胸怀――新疆选拔2.2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19援疆省市学习培训
阳春3月,尽管寒意没有完全褪去,努尔姑丽·麦麦提明的心里却涌动着暖意:从今天起,她要远赴深圳重新读书。与努尔姑丽·麦麦提明一样,在今明两年内,新疆将有2.2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远赴内地接受培训。而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成为适用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两万学子入玉关
24日14时许,乌鲁木齐火车西站,赴援疆省市培养的新疆高校毕业生们正陆续检票进站,专列即将鸣笛启程,虽说许多人是第一次远离故乡,但微笑始终挂在他们脸上。
努尔姑丽·麦麦提明说:“现在的家乡喀什,一所所现代化学校、医院正在建起。生活在这个时代,自己也有许多憧憬和追求,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几个小时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以及中央相关部委同志为她和同学们送行,送行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特别嘱咐:“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同学们要珍惜机会,不可虚度年华,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品学兼优、身怀一技之长的栋梁之才。”
组织上万学子下天山、入玉关,分赴各援疆省市学习培训再就业,这一项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亲切关怀,体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19个援疆省市解决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条件的真切愿望。
这项民生工程庞大而艰巨。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介绍,今明两年,将分两批选派2.2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程需要经费8.5亿元,赴援疆省市培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除了个人的体检费用外不需要其他任何支出,新疆以及各对口援疆的省市共同承担这一费用。
这次培养目的是为了让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们提升就业技能,最终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重实践锻炼,课程包括岗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岗位实习以及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参观现代企业乡镇、新农村等。
为了让接受培训的高校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结合新疆基层人才短缺现状,高校毕业生在培训结束后全部面向乡镇、街道(社区)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就业后不实行试用期,培养期间计算工龄。高校毕业生们也可留在对口援疆省市就业以及自主择业,对于这些学生,政府和各援疆省市将会提供必要的帮助。
3月24日,即将奔赴内地接受培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欢送大会上认真记录。
两年基本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据实名制调查统计,新疆目前约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6万名,同时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7万名。
选拔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培养主要是为了缓解新疆沉淀多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刘相林说,这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高校多年培养,具备一定文化知识,但相比新毕业高校毕业生,大多历经多次招聘考试未被录用,加上知识日益老化,已逐渐成为就业相对困难群体。
2010年5月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常委全委(扩大)会议,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确定为新疆重点解决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提出要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年8月开始,新疆从各厅局抽调20多人组成专门工作组,历时4个多月,前往全疆12个受援地州、40多个县市,了解乡镇、街道社区、学前双语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农林牧水等七站八所的编制、当前及未来两年人才需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各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新疆各级政府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昌吉回族自治州依托“劳动应用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乡镇村组、街道社区信息员作用,对全州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再摸底。吐鲁番地区统一印制摸底调查表和汇总表,分区分片逐门逐户进行登记,让每个高校毕业生了解政策,确保一个不漏。
新疆将2011年定为“民生建设年”,提出22项民生工程,其中就业问题是重点解决的“民生工程”。
3月24日拍摄的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首批学员欢送大会现场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援疆省市纷纷“援手”
28岁的喀什小伙子努尔艾力·库尔班是首批受益者之一,培养结束后,他将到离喀什市15公里远的伯什克热木乡兽医站工作,月收入2000元左右。
努尔艾力·库尔班的母亲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的工作,现在解决了!”
喀什市一名基层人事干部表示:“这项举措将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新疆基层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长期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的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是政府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持续提高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创新之举。
对于这项民生工程,援疆省市纷纷表示义不容辞、鼎力相助。北京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确定了接收和田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六所高校,其他援疆省市都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类事项。
各省市院校也做好准备欢迎新疆各族学子。在首都师范大学,前去培训的新疆学生被安排在为留学生准备的公寓式宾馆,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清真餐厅、文体活动场所。
两年之后,像努尔姑丽·麦麦提明、努尔艾力·库尔班这样赴援疆省市培养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将回到家乡,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