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样才能始终充满活力,怎样才能凝聚人心?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同样,甘肃的非公有制企业也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有了党组织,就多了一份信任
升业集团下属的天和力德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是西北规模最大的螺旋焊管生产基地,这几年却遇到了发展瓶颈。
就用工而言,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职工流动频繁。这家企业的职工流动最高时达到了40%甚至50%。二是职工缺乏归属感。职工认为工作只是干活拿钱,在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求职者对企业缺乏信任,感觉不像是正规企业。
面对这些现象,在国企有过工作经历的升业集团负责人陈琪鸿,开始拿自己的企业与国企进行对比。“为什么国企比较稳定?是因为国企有党组织,有党员。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让企业有了凝聚力,让职工有归属感;而党员作用的发挥则能给职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职工有荣誉感。”陈琪鸿说。
有了对比,升业集团党支部随即成立。同时,党支部将天和力德钢管公司最关键的岗位设为党员示范岗,将最危险的岗位设为党员责任区,并对这“两最”岗位实行高薪;党支部每月开展一次优秀班组评选,对优秀者进行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去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企业更是创新载体,在班组和党员中开展了“四比四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并公开承诺“十二五”期间使职工年均收入达到4.5万元。
慢慢地,企业无论是在职工眼里,还是外人眼里都有了明显变化。有一个现象是,企业门口挂着的党支部牌子,成为求职者判断企业“正规”不“正规”和有无“实力”的一个标志,即使在今年大家都在议论“用工荒”时,这家企业也不存在“用工荒”。
亮出党员身份,就多一份担当
兰州奔马集团是一个以出租车运营为主业的企业集团,属于典型“窗口”行业,而服务质量则是其“招牌”和“软肋”。如何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这个“软实力”,是集团董事长金宽荣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这位曾经当过兵的老党员想到了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但这一想法却在企业内部引发出不同议论:管理层认为,企业就应该抓经营,提高利润是大事,抓党建与己无关;员工认为,挣钱才是自己来企业的目的,没必要入党;而党员则认为,在企业党员和群众都一个样,抓不抓党建也无所谓。针对这些议论,集团党支部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党员“亮出身份、干出个样子”,以此来影响身边的人。
在兰州抗击九州滑坡灾害中,汽车出租公司组织爱心车队,免费接送2万多九州居民。驾驶员魏永生营运途中,在兰州小达坪躲避山体滑坡后,从倒车镜发现3名群众被冲倒,便奋不顾身地冲进泥石流抢救群众,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10年,党员驾驶员在营运途中拾金不昧50余次,价值达7万余元。
多建一块阵地,就多一份活力
升业集团、奔马集团的故事,仅仅是我省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建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省委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工委,不断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着力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去年全年,非公企业工委共建立了1200多人的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干部队伍,选派3087名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9200多户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各方面努力,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已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优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增加到8659个,比上年增加6045个,增长2.3倍;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由3.68%提高到10.8%。
多建一个阵地,就多一份活力。甘肃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习近平同志和李源潮同志,分别对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广甘肃经验。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