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回族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中段焉,耆盆地中央。东南与博湖县毗邻,北与和静县接壤,东北与和项县相连,南与库尔勒市相望,西南与轮台县为界。总面积2429.32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04年)。有回、汉、维、蒙等23个民族。
焉耆回族自治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全县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辖四乡四镇三个国营农牧场,46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246个村民小组。另有兵团企业、农牧团场、南疆铁路和塔里木河南石油勘探公司等驻焉单位17个。县域总人口13万回、汉9中汉族占回族22.8%,其他少数民族33.4%,是新疆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焉耆镇,邮政编码:841100,电话区号:0996;代码:652826。四乡焉耆镇永宁镇、四十里城子镇、北大渠乡、五号渠乡、查汗采开乡、包尔海乡。境内还有有:王家庄牧场、苏海良种场、二十七团场。 古为西域焉耆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焉二年(设焉耆县。设立焉,1955年改称自治县。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围大部环山,开都河流流经南部,中部有小片沼泽。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油菜、啤酒花等。畜牧以马、羊、牛为主,“焉耆马”闻名全国。
工业有水泥、电力、制糖等。南疆铁路横贯县境,为南北疆交通要冲。还有公路干线和支线通往各地。
古迹有唐王城遗址、四十里堡旧城、锡克沁遗址、七格星明屋等。
焉耆县水土资源丰富,新疆八大河系之一的开都河自西北向东南从县城穿过,年均径流量33.4亿立方米,地下水易开采且贮藏量巨大,天然年补给量13-18 亿立方米,每年可提供稳定开采量5亿立方米。开都河两岸水草丰美,宜农宜牧。现有耕地28万亩、林地2.43万亩、草地223万亩、宜农荒地67万亩。土壤由西向东依次为黄潮土、黄灌耕土、草甸土、棕漠土、盐化潮土、黑钙土、灰潮土等7个土类、16个亚类、21个土种、33个变种组成。其中潮土类占农区总面积的42.3%,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7%。
焉耆县内已探明有原煤、铜矿、水晶、方母、红柱石、稀土、石油、天然气等80多种矿藏资源,储量丰富,品位上乘。野生药用植物有甘草、紫草、党参等100 多种。县域内“宝浪油田”油气勘探前景喜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70万吨,初步评介焉耆盆地油气资源远景储量大于3亿吨,天然气储量70亿立方米。焉耆霍拉山红柱石精矿储量达3.2亿吨,位居全国首位。
焉耆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早在西汉时就有“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的记载,现有各类农作物70余种,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经济作物有:小茴香、红辣椒、大白菜、白葵、番茄、甜菜、葡萄、野生红皮甘草等。目前,国家农业部特色经济专业委员会已命名焉耆县为小茴香、工业番茄、红辣椒、红皮甘草特色之乡,焉耆开都河牌小茴香、开运牌红辣椒、开强牌大白菜、开成牌大白瓜籽等四种特色农产品正式经过国家工商局审核并准予注册。焉耆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林果业,突出养殖育肥小区、“万头奶牛”工程和特畜禽养殖三个重点,积极实施“万亩葡萄基地”、开发大宗水果中优质丰产的极早熟和极晚熟品种、“一河两路”绿化风景带工程。目前,焉耆县已形成了日处理2250吨制糖企业、日处理100吨鲜奶的三宇乳业、年产3000吨葡萄酒的乡都酒业、年产1500吨啤酒花颗粒的绿新啤酒花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吨红柱石精矿的德邦红柱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韩氏蔬菜保鲜公司、秦龙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辐射功能强、产业关联度高、发展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
焉耆县有着丰富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都河历史有名,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曾渡开都河而过。开都河河面宽阔,两岸树木茂密,水量充沛,是乘船游览两岸景色、垂钓、游泳、冬季开展冰上运动的好地方;位于焉耆县西部的霍拉山大泉沟、小泉沟泉水淙淙、怪石林立、树木繁茂,是避暑的好去处;焉耆境内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七个星千佛洞、唐僧曾住过的日喀则古寺及四达沁古城等遗吸引着中外大批游客光顾。
焉耆古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商业重镇,218国道、314国道、南疆铁路横穿县境,是南疆重要的工业物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为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焉耆县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蔬菜批发、木材批发、牲畜交易及活畜屠宰等七大区域性专业市场,制定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建设个体私营经济城,重塑焉耆古城的商贸中心地位,提升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
焉耆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及自然资源,发达的农牧业,蒸蒸日上的工业企业,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有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焉耆各族人民将用最热忱的心声,最优美的舞蹈和发自心中的“花儿”,欢迎各方嘉宾来焉耆开发资源、兴办企业、观光旅游。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