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按照地委、行署关于将群科新区打造成为黄河上游旅游明珠城市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力把新区建设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黄河上游城市建设排头兵。
以打造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眼光,重点做好对新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编,使规划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严格执行规划和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制度,严格审查城市标志性建筑设计风格。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控制城市绿地保护和庭院绿化率指标,精心规划建设城市天际线、空间尺度,突出以“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为一体的旅游明珠城市特色。
紧紧抓住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强化政府融资等方式广泛吸纳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区建设中。2011年新区计划在建项目39项,投资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完成投资达到5亿元。力争到年底,使群科新区3.3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水、电、路、气、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初具框架,服务功能逐步完善,跨入五年见规模的第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步抓好产业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按照“环保型、节能型、生态型”的要求,优先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油料、清真畜产品加工、淡水养殖生产加工基地。通过生态园建设、周边茶园经济、水上码头建设,大力推介新区水上游乐、黄河垂钓、观光农业等旅游项目。
围绕新区六大支柱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有信誉、有资质、有实力的单位和企业进行高标准建设,突出城市品位,凸显文化内涵。理顺和规范投资公司性质及经营模式,使其正真成为群科新区建设保证资金来源和提供投资保障的融资平台。
结合新区地域特点,体现路路有景观,街街有特色的绿化风格。从关心民生,关注民生入手,不断优化向东、滩心、滩南等村新村安置点的规划和安置点人居环境,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村道硬化、给排水、电力等统筹布局,引导农民按规划建设,体现围墙、大门等“三统一”。加快实施两个安置村的“三通”工程建设和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使般迁群众早日入住新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