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从“人进沙退”到“点沙成金”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政府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宁夏中卫:从“人进沙退”到“点沙成金”

来源: 时间:2011-06-2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从沙坡头区驱车过黄河,翻上南山台子,荒漠中一片“绿洲”豁然映入眼帘。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彩达村。郁郁葱葱的果园有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不远处,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格外醒目。

  果园里,果农冯玉爱望着自家的果林兴奋不已:“我家20亩苹果园,今年每亩预计产量达6000斤,订单价每斤三块五,估计今年的收成会超过40余万元。”

  难以想象的是,20多年前,与冯玉爱一样,村民们来到脚下这块土地时,还是草木不生的荒漠。多年的开拓,果农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那份滚烫的喜悦。

  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挖坑栽苗,风餐露宿……中卫人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誓叫荒漠变良田。在南山台沙区及碱碱湖、赛金塘等北部沙区建起了近30万亩的苹果基地;在中部干旱带环香山地区,种植硒砂瓜108万亩,并利用压砂后续水土保墒增温,发展枣果间作,发展红枣产业25万余亩;以中宁沙区为核心发展枸杞产业27万亩;在香山地区和西、北部沙区实施封山(沙)育林工程,封育面积达到75万亩。截至2010年底,中卫市沙产业林地总面积达280.83万亩。

  “我家50亩地都在山上,沙地里套种的枣树和硒砂瓜通过滴灌长势都很好。今年硒砂瓜每亩能收入800至1000元,秋后就可以给儿子娶媳妇了。”中宁县白马乡农民刘凤霞说。

  中宁县有40万亩沙地,为推进生态农业化、农业生态化建设,2010年政府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在滚泉扬水滴灌示范区,发展了5万亩枣瓜间种,同时在13万亩沙地改良的硒砂瓜生态示范区推广应用。今年投资3亿元实施生态林、瓜果套种节水灌溉工程。

  坚持不懈,综合治理,中卫不仅改善了防风固沙体系,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拓展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空间,更使昔日沙海变成林网成形、瓜果飘香的绿洲,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市林业局林业技术员张翠红为果农示范苹果套袋技术 人民网记者徐运平摄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