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 教合中邦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讲卧尔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同心同行 教合中邦

来源:济南穆斯林 时间:2011-07-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在济南清真南大寺南讲堂的门楣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教和中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彰显了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伊斯兰教适于中华,和于中华,繁于中华,彰于中华的特征。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以其特有的文化、广泛的适应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儒、释、道风靡,其他民间宗教并行的华夏大地上生息绵延,立足生根。

  “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伊斯俩姆”的音译,其意为顺从、安宁、和平。换言之,即顺从天命,普爱世人,以求地区、国家、世界之和平。顺天命就是要求教众无私,爱世人就是要求教众互信。无私、互信则世界就会呈现祥和气象。这也正是伊斯兰的根本之所在,在中国的历朝历代的更替中,伊斯兰教始终以其不变的教义、教规,不变的《古兰》法典,不变的生活方式来应对变化万千的社会。

  一、教和中邦,同心同行,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社会历来就有“均贫富”的理想,财富分配的不均等很容易诱发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缩小贫富差距就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的建立起来,导致了社会利益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得中国东西部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加剧,和谐社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政府面对现有的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富解决方案,这和伊斯兰教倡导的扶贫济困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

  在贫富差距问题上,伊斯兰教一方面主张自愿施舍钱财与需求者,《古兰经》曾教导:“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古兰经》392);另一方面法定出散钱财救济贫困者,即天课(则卡特),《古兰经》中多次提到:“你们要谨守拜功,交纳天课”。即每年年底要在本年度净收入中抽出2.5%来作为天课,用于接济贫民,分舍真主所赐予的财富。通过天课的缴纳,使富裕的人合法、安宁地拥有自己的财产,贫穷人的生活也能得到保障,从而缓解了贫富之间因财富差距造成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助、互信、互爱的和谐关系。《古兰经》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法来调节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教和中邦,同心同行,关爱弱势群体

  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了弱势群体一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弱势群体就是在经济条件、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国家及社会予以帮助的群体。我国的弱势群体绝大多数在经济上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有的甚至处在贫困的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决定了生活质量的低层次,因此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缺乏社会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感,很难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因此不利于社会的协调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念,也就是要求我们作为社会中人应该对社会的安全,对社会的支持作为一种责任感而确立下来,关心人民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兴亡,我们伊斯兰教也同样注意到了弱势群体的问题,在对待弱势群体上,伊斯兰教主张要保护孤儿的合法遗产,保护妇女的合法权利和财产,保护老人的权利等。“你们不要接近孤儿的财产,除非依照最优良的方式,直到他成年”(《古兰经》1734)“当时,我与以色列的后裔缔约,说:‘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民,对人说善言,’”(《古兰经》283)。故此,“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如果全社会都来关注弱势群体,人人都来关爱弱势群体,那么,创造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就会指日可待。

  三、教和中邦,同心同行,坚持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穆斯林从其先民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就与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及这块大地孕育的中华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无论其文化载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如何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心系中华、共依共存、共担荣辱、齐头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穆圣说:“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穆圣又说:“你们热爱祖国,应像鸟儿眷恋自己的窝巢一样。”千百年来,中国穆斯林深深地眷恋着世代生息的中华热土。只不过,中国穆斯林爱国的方式与众不同,她把对祖国的感情深埋在心底,在太平盛世几乎不用直白的语言歌唱祖国、赞美祖国,只是默默耕耘,细心呵护,但关键时刻,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祖国献出一切,牺牲一切,乃至生命。远的暂且不说,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伊斯兰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反映在思想文化界、民族宗教界其特色更加鲜明。中国穆斯林仁人志士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成果大声欢呼的同时,不忘大声疾呼“清真教人宜速奋起”,指出:“目下,国基初定,外患频来,凡我清真教人,宜速联络,或投身军界,或捐助军饷,为国家出力边疆折冲御海。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这一提法犹如春雷炸响时代最强音,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界爱国人士自发爱国行动的真实写照。爱国主义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成为其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伟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有信仰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真主,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执政者。”正是由于这一脉相承且牢不可破的爱国主义情结,才使得中国伊斯兰教在现代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局势中,与国内各行各业的绝大多数先进力量一起,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正义的一边,号召信教群众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用实际行动谱写出爱国主义的辉煌一页。真主说:“人类啊!我从一男一女上创造了你们,我使你们成为一些种族和部落,以便你们相互结识。”(4913)经文告诉我们,人类原是一个家庭,一个祖先,真主把人类分成一些民族是让人们竞相为善,彼此认识,互相沟通,和睦相处。伟大的真主将中国这块美丽的土地赐予我们56个民族,我们和其他兄弟民族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同呼吸、共命运,情同手足。头顶的是同一个蓝天,脚踏的是同一块土地,喝的是同一方水,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里。真主的意欲已使56个民族休戚相关,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结成共同的爱国主义情结。

  爱国主义就是要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真主说:“当礼拜完毕时,你们散布在大地上,寻求主的恩典。”(6220)这是要求我们穆斯林要在为后世做好个人宗教功修的同时,还要尽自己的社会义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添加了新的内容,我们不仅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勤劳智慧、坚忍不拔、富于创造、勇于开拓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才智。还要发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把本民族内聚力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祖国繁荣、富强与统一做贡献。这是历史赋予我们中国穆斯林的任务,也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要求。

  当然,教和中邦所意欲意寓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它所留給世人的寄语是深刻的,它所留给世人的希望是深远的。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勤奋的学习、扎实的工作,将教和中邦的思想发扬光大。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