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七)——济南党家庄回族九姓考(下)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史料钩沉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七)——济南党家庄回族九姓考(下)

来源: 时间:2011-07-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七)李氏墓碑文

  党家庄南李氏祖茔中找出残碑一方,为一九三二年立。今残碑已不存,仅留残文,今将残碑文抄录于下:

  李氏之谱□①

  游②济南,遂迁③□□(约缺13字)之。遂成□□(约缺15字)伟鲲鹏④,无鲵鲸。有七子⑤□□(约缺九字)共十三子⑥,□衍、瓜、总(约缺八字)。廷对之三子名玉⑦,玉之第三□□(约缺七字),容改补于庄之南。为此茔之地⑧。□□(约缺六字),仁者迁南阳府正平县⑨,名和者⑩,□□(约缺六字),散见于四方者???訛,不知凡几。次□□(约缺七字)以下,生日繁,大宗小□□(约缺七字)更有如□阳、泰安之远遥者,如宗□□(约缺五字)。他日,聚族而谋修家乘将不免数□□(缺五字)以不能已也。自祥公昆仲三人???訛,公居□□□□居祖茔,公子二,长曰信,次曰旺???訛,孙五□□士伦、士禄、士选、士文,次子裔也???訛。曾孙???訛凤才、凤泉,玄孙云庆、云亭等三十余人。肯堂肯构???訛,本□□□□人家道之,□□人才之济(约缺八字)孙,子又生子,子子孙孙□□(约缺九字),庆书曰???訛作善之百事而孝为百事之先□□□云鸿等,欲为公□□(约缺十二字)李氏???訛□□……(缺字多少不可估)

  ①李氏之谱——应为“李氏之谱碑”此为碑名,可通。但后缺一行,因之也可能为正文之始,不过据传李氏先祖为明季由洪洞迁来等状,第一行应为“先春祖山西洪洞县人,因任千总之职,明季宦”共十八字,与后文恰可联缀,也补传言之实。

  ②游——即“宦游济南”,后文应为遂迁党家庄等语。

  ③遂迁——据析,下缺可能为十三字,这样一行为十八字,上下文连串尚通。理由见下注。

  ④伟鲲鹏——此句据说还有“鲵鲸”等字,今依传说补齐,这句是说李氏之子均为伟鲲鹏之类,为人之俊杰,而无鲵鲸等贪残之类。犹言李氏子孙皆良善人也。

  ⑤有七子——应为李先春有七子,李氏第二代。

  ⑥十三子——应为李氏第三代十三人。

  ⑦名玉——叫李玉的为第四代。

  ⑧此茔之地——应为玉的第三子某在于庄南置地为茔。

  ⑨正平县——一支名“仁”者迁南阳府正平县。

  ⑩名和者——一支名“和”者也外迁,不知迁于何处。

  11四方者——写李氏后人流迁之频繁与广远。仁、和等应为四世。

  12昆仲三人——指五世李祥兄弟三人(禄、起),仁、和应为其叔伯兄弟也。

   13旺——祥公有二子,信与旺。

  14次子裔也——旺有五子,碑文中尚存四人,名士禄、士选、士文、士伦,缺一人,据上行后应缺四字,全行应为“居祖茔,公子二,长曰信,次曰旺,孙五,士□、士□。”上下文可贯通,故曰每行应十八字也。

  15曾孙——应为“凤”字辈,为八世,这行后应有玄孙二字,为“玉”字辈。

  16肯堂肯构——子承父业之意。《书》“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17庆书曰——应为“云庆书曰”,可能此文为云庆所撰,那么云庆(第九代)为民国十九年人也。

  18李氏——碑尾仅留“李氏”二字,也有许多可能性,在此不再一一揣测,仅以删节号表之。

  考释:

  1、这篇序言关于李氏来济情况基本可以理解,从山西洪洞来或移民或为官,该李姓应是为官到山东的比较准确,千总约正六品武官。后因清兵入关,只好避居乡下,来党家庄,建李家楼。

  2、李姓明末清初来济也较可靠,不过从十四世世系来看,李姓始来应在明神宗,万历末叶较妥。这时党家庄中已有不少回族姓氏。

  3、李氏茔地发现的一九三二年茔碑残文还保留着,仅就碑中残文就可推断李氏一些历史状况,今据残碑文及对碑文注释,参照李氏谱序,对李氏家谱史作如下订正为妥。

  明万历年间,李姓始祖先春公由山西洪洞县宦游济南,任千总之职,后因战乱遂迁济西南乡仙台党家庄筑居曰李家楼而定居,后子嗣繁衍,均勇伟聪慧鲲鲤,无鲵鲸凶悍之辈,先春公有子七人,定庄西为祖茔地,后三世有十三人,曰廷、楠、衍、瓜、总、对等,对三子名玉,再次改卜茔地在于庄之南,四世一支名仁者迁南阳府正平县,另名和者迁泰安房城,另散居于四方者不知凡几,依次以下,生齿日繁,大宗小支散居各地,如宁阳泰安之远。如宗亲睦族,他日,聚谋续修家乘,将不免联络入谱。五世祥公、昆仲三人,曰子祥、子禄、子起,留居党家庄祖茔,祥公有子三,长曰信,次曰旺,孙五人,士□、士伦、士禄、士远、士文,均为次子旺之裔也。曾孙凤才、凤泉,此应为李氏八世祖。玄孙云庆、云宁等三十余人,人才济济,子孙绵延。九世祖云庆公曾书曰“作善之百事,孝为其先”,此乃李氏家训之旨也。九世云庆祖、云鸿祖于民国三十二年曾立祖碑于茔上。并留辈序字二十一个,顺序为:

  先、伟、廷、玉、子、□、士、凤、云、恩、东、福、承、修、德、远、庄、衍、积、善、长。

  李氏先祖在村南茔地留茔地一块,墓碑一座,文革时谱碑均毁,坟茔一片狼藉。二○○二年春,由十二世福双发起,全族同心协力修坟植树,并根据残存半块老碑记录,经恩第、东河、东清等先辈回忆,碑恐为我李氏九世云庆公、云鸿公之于一九三二年书立,今碑已不存,然我十四代血脉相联之谱序不乱,今序言如上,另知黄山店李家、磨房李家均我先春祖之后裔,可是具体从哪一代、何时迁出已不可考。

  六、王氏族谱考

  此为党家庄回族王姓又一宗谱,恐于另一家同姓不同宗。这篇《王氏家谱》是一个很简陋的材料,亦不知何人书,今且为拟王春厚所作,共分两部分,一为“小序”,二为五代世系。

  (一)小序

  因王氏祖谱已续满,为延续王氏血统,保持王氏家谱稳定,让后人了解先人之功德,经族中长者王春厚等协商,于公元二○○五年十月主持续修辈序十字如下:(十五字)

  景书春俊连  延顺满堂福  荣华耀祖先

  (二)世系

  考释:

  1、党家庄回族王生有一大宗为刘家林王姓之一支。刘家林王姓原始祖王三阳,清康熙年间落藉党家庄,后迁刘家林,此家另有专文介绍,在此不赘。

  2、此宗王姓看来与王三阳宗无关,不过从小序中无法了解此宗之源,小序中说“祖谱已续满”,看来有旧谱存,起码在这十五字前,还有辈字表。

  3、从这篇小序中看不出此宗王姓的之根及迁徙流向,一些历史渊源,更无从可寻。这是写序的一大毛病,不要含糊其辞。

  4、此谱没有世系只有五代人的十个名讳,这也不符合谱书要求的。因此这个谱的价值不大。

  5、谱中有“了解先人功德”句,也是一句空话。谱中未见书有任何功德,今人后人如何了解,其子孙后代连父辈祖辈在此表中都看不出来,何言功德?

  七、于氏族谱考

  这个于氏谱更为简单,前面的小序竟与王氏序完全相同,可见我回族文化程度之低,对谱书的认识很差,家族中竟然找不出一个写篇文章的中学生吗?我怀疑。今录列如下,以便观览。

  (一)小序

  现藉济南市市中区党家庄镇党东村,因于氏祖藉已续满,为延续于氏血统,保持于氏家族稳定,让后人了解先人之功德,经祖(族)中现存长者于荣文、于荣德、于荣增、于金广、于吉侮等人同意,族中长者于万祥(兆)、于荣文、于金广、于吉侮、于顺同、于子(孝)等六辈,代表于2003年农历十一月主持续修于氏家谱十辈如下:

  旧谱家族谱字:

  永、法、长、可、万(兆)、荣、金、吉

  此后为新续辈字:

  顺、学、仁、铭、敬、承、志、建、新、忠

  (二)世系

  因序中可看出六代如下:

  考释:此谱特点与王氏谱同,这里“于氏祖籍已续满”一句说明他们的认识仅只辈字用完,再续辈字,而已。不“了解先人之功德”如何用文字来传承。这就是笔者前面所说的“文化”与“认识”两点。好,打住,不多赘述了。

  八、党西金氏谱牒考

  (一)党西回族金氏,大约从清乾隆年间即有史可考,今有谱牒一宗,何人为谱,何人作序,因未署名讳,只有待考,今将序文和世系列于后,略考释之。

  1、序言

  金氏家族世居于党家庄西村,已有几百年历史。祖先业绩辉煌,且挚着于教门信仰,党西清真寺中有我金氏先人捐地碑文记录。世祖起亮公于清嘉庆年间,慷慨捐地两次三亩,宗文公又继先人之义举,于大清道光五年捐款二千八百吊、谷米九十三石,以为修建大殿之用。魁林公于大清同治九年,又捐钱捐地建北讲堂一座。虽家道式微然历代都乐善好施,今寺内有“金氏屡捐屡修碑”存。

  我金氏先祖代代,乐善好施,后世子孙深受感动,愿继承先祖之高风亮节。

  为此续家谱十代辈字列后:

  秉(延)       

  维         

  企望后代子孙遵照,以期辈序不乱。

                   200610

  2、世系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考释:

  1、党西金氏一世祖起亮公应为清乾嘉年间人,约在1795年前后,距今约214年,约有七代人烟。二世宗文公为道光五年,即1825年前后,距今约六代人。光绪十七年碑记录了年代,是以蓬莱公为代表的四世祖“莱”辈诸公所立。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距今年120年左右,正是四世祖,这些都符合历史事实。

  2、金氏谱情况有光绪十七年“金氏屡捐屡修”碑为证,年代和事迹均为可靠。

  3、另党东寺中还存有一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施善碑”,记有金子亮捐地碑事,金子亮也可能与该金氏为一家,也有可能与金起亮为同辈人,待考。

  4、党西金氏谱世系表不规范,两代人之间仅一个横线划开,承继关系不清楚,弄不清父子关系。序文作者也未署名,这些均为谱牒撰写之缺憾。

  (二)党东三宗金氏谱考

  党东村有三宗金姓,其中人口最多一支应为金正君先生宗支,据说来党家时间在四五百年前,这支金姓,党东党西两村均有近六十多户约100多人。

  另一支为金举支,从小金庄迁来,时间大约在清末。

  第三支为常旗屯支,约民国年间从常旗屯(长吉屯)迁来,其实这支其根仍为小金庄金氏之支系。

  今分别考释如下:

  1、党东金氏谱书考

  党东金氏,其实党东党西都有族人居处,党东约八支,党西约六支。党东宗谱今有序言一、世系表十四支,今录之于后。

  (1)序言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我金氏迁来党家庄繁衍生息,已近四五百年,有金氏四片祖坟可证,先祖来此时间及历史沿革,已不可考,又无谱书留存,今仅有金氏十二支,和二十辈字留存,今将金氏辈字列述如下:

  长廷希忠正,继世孜和平,富广千续载,宝贵万代传。

                      金正君

  (2)世系表(共十二支,仅录三支)

  表一(金正君支,家居党西)

  

  注:廷栋长子金希□,清光绪20年迁往上海,无联系,其家中一女嫁济南堤口庄崔家,丈夫崔继文(寺内伊玛目)生子崔文普。

  表二 党东一支

  表三 党东二支

  

  

  

  表四 党东三支

 

  表五 党东四支

  

  

  2、常旗屯支金氏考

  常旗屯又名长吉屯,为小金庄金氏之分支,党东有其一支,序言说。

  金氏相传来自原长清县长吉屯,也就是现在槐荫区木里庄东。

  世系表

  

  

  3、小金庄支金氏谱考

  (1)序

  曾祖公讳金举,因家贫于清末携妻絜子由小金庄来党家庄谋生,而后定居于此,后嗣繁衍至今已传延六代。

  (2)世系表

  

    考释:

  1、党家庄金姓四支,今暂分为党东党西,其实两村金姓是多叉居住的,因早先只是党家庄,未分东西,今因村庄逐渐增大,才有东西之别。

  2、党西支金姓历史清楚,清乾嘉时来居,今传六代,均符合历史史实。

  党东支金氏说来济四五百年,那就是公元1509年明正德年间,即使四百年前,也在明天启左右,缺200年辈字。家谱中“长”字辈,充其量也仅在乾隆年间。

  3、党东另两支(常旗屯亦然)祖源在小金庄,这是有稽可查的。

  九、白姓谱考

  党家庄回族白姓,今约有200多人,据考在元代中期,兄弟三人从泰安西界逃荒北来,其中一人留居济南历城,另两兄弟不知所踪。因之历史上此处有白家庄。另从白氏族人手中还找到一些卖地契约和分家分单,早者有嘉庆道光年间,较多者为光绪以降,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可看到白氏到清中晚季已成赫然大族。据说党家白姓还有陆续外迁者,如济南西关、东北、天津、河北、禹城高庄白姓即为党家近支。由白姓迁徙史况可见我回族人因生活贫困等诸多原因辗转流迁,四散谋生者比比皆是,十分普遍,再说今日偌大一个党家镇,历史上可能由许许多多回族姓氏小村联缀而成,如李家楼子、白家庄、何家胡同等。这是完全可以想见的一种历史情状。

  今日党家白姓有以白玉广先生为首的白姓族人,正在着手编纂《白氏族谱》,系已成雏形,今将其中有关部分摘述如下。

  (一)白氏谱序(此序略有改动)

  我白氏家族旧谱不存,清道光年前家谱史料均如人知晓,因故留存五代辈字“学、士、玉(云)、元、桂”,前后均已无继。我受族人委托,自二○○○年始陆续召开部分族人会议,议定下叙辈字,二○○八年族人代表白玉广、白玉贵、白元庆、白元福、白元友、白元军、白桂明等又几经协商,共立六十个辈字列述于后:

  学士玉元桂 忠相兆仁祥 福恩孝国敬

  守杰昌盛强 安新继良兴 万树逢盈隆

  奇瑞宏润传 延续载宝满 金银双承德

  明泽化英豪 春启令光发 智勇平和顺

  二○○九年五月,族人共议在白氏祖茔——丘山公墓白氏坟地上立碑,将此六十字刻于碑上,望我族人遵照实行,以作后辈起名依据。

  至于我族“顺”辈先祖后之,各支世系排列于后,其他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先收入谱中以存,望后人考之证之、遵之、绪之。

                    白玉广

                   20105

  (二)白家庄原址及白氏祖茔示意图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