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的统治阶层一直认为,民众只要衣食无忧就不会起来“闹革命”。但邻国巴林所发生的一切,令他们改变了些许看法:仅仅是钱买不来稳定。
沙特是盛产石油的富裕国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在首都利雅得,高级宾馆众多且装修奢华;街上的高档名车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仅是沙特的一面,享受这些奢华的,不是王室成员,就是贵族富豪,普通老百姓则难以企及。
“国富民穷”是这个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真实写照。跟闹动乱的邻国巴林和阿曼比,沙特的民生问题其实更为严重,很多沙特老百姓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连稳定的工作都难以保证。在科威特和卡塔尔,普通男子的长袍洁白笔挺,用料考究,并且每天都换新的,但在沙特,普通男子的白长袍都被洗得发黄、变薄。
沙特如此民生,在阿拉伯民众运动此起彼伏的当下,为何能稳稳当当,独善其身,且还能出兵帮助巴林平定乱局?
花大钱买稳定
中国人对沙特的慷慨印象深刻。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沙特政府给予了高达1亿美元的捐款。但是,当时沙特不少老百姓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还穷着呢,为什么要援助这么多给别人?
“外国人都以为沙特遍地是黄金,人人是富翁,其实我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比你们容易。”沙特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他说的是大实话。根据沙特官方公布的数字,2010年沙特失业率高达10%,20-2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更是高达30%。有经济界人士认为,沙特的实际失业率恐怕还要高于政府公布的数字。
住房难也是令沙特老百姓头疼的问题。受通胀影响,当前的沙特房价节节攀升,不少沙特家庭由买房改为租房。这两年,房屋租金价格也猛涨,一般沙特人由租三居室改为两居室甚至一居室,而且位置离市中心越来越远。
民怨在一点一点积累,当中东抗议浪潮逼近家门时,沙特国内互联网上出现了号召老百姓出来游行的呼声。此时的沙特政府迅速打开了钱袋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分两次总共发放1300亿美元用来改善民生。
第一次是抢在互联网上号召游行的“愤怒日”之前的2月23日,借着阿卜杜拉国王结束国外治病回国的时机,沙特政府公布了总价值360亿美元的改善民生措施,包括公务员加薪15%、对学生和失业人员提供补助和增加政府无息住房贷款等。
其中,最让沙特失业青年欢欣鼓舞的是,在一年期内,他们每月可以获得2000里亚尔(约合540美元)的政府补贴。同时,政府负责为他们安排工作。从此,他们不用再为工作的事发愁了,可以天天睡大觉,还有工资拿。
第二次,则是抢在网上号召的“革命日”前夕的3月18日,87岁的阿卜杜拉国王罕见地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了一个近1000亿美元涉及提高工资、改善医疗和住房的惠民政策。这个最新政策包括:给公务员两个月工资的红包、在军队和安全部门新增6万个就业岗位、国家投入2500亿里亚尔(约合670亿美元)新建50万套房、将公务员最低月工资水平提高到3000里亚尔(约合800美元)。
两次惠民政策出台的当晚,沙特全国各大城市的民众驾车上街,挥舞着国旗和国王画像庆祝,同时表达对国王和政府的支持和热爱。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胡萝卜、大棒双管齐下
在给予“胡萝卜”的同时,沙特政府也握紧了“大棒”。对发动示威流行的民众毫不手软,不惜动用军队和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誓将一切动乱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就在国内出现游行抗议苗头的前夕,沙特内政部发布公告称,一切形式的游行示威都被视为非法,沙特安全部队将予以严厉打击。
这绝对不是吓唬人的空话,沙特军警的厉害在中东是出了名的。就在“愤怒日”游行示威的3月11日那天,沙特政府在全国各大城市部署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不仅部署了大量全副武装的警察和部队,还在人群中安插了大量的便衣。只要一出现动静,警察和便衣就会全力抓捕。
聚居在沙特东部的什叶派民众,在自己居住的村子内举行小规模示威活动,要求政府释放关押犯和公平对待什叶派。无一例外都遭到了警察的驱赶,组织者还遭到逮捕。沙特一人权组织说,截至3月30日,至少有100多名参加示威游行的民众被逮捕。
此次,沙特政府给予的不论是“胡萝卜”还是“大棒”,力度都非常大,这或许是因为当前的阿拉伯国家局势让沙特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在反政府组织“沙特青年联盟”提出政治改革和反腐败的要求后,沙特政府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
阿卜杜拉国王宣布,成立一个直接受他领导的正部级反腐败委员会。同时,沙特政府还宣布,今年4月将举行市议会选举。一直以来,沙特所有政府部门首长是任命制,因此,这一消息的公布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王室+宗教+部落三重“安全阀”
沙特的体制比较特殊。社会不仅有王室管理,还有宗教部门发挥重要作用。
1932年,沙特王室就是在宗教势力的帮助下,才得以统一国家。当时,沙特开国君主阿卜杜拉·阿齐兹与瓦哈比教派达成协议:沙特王室负责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等事务,而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归宗教当局管理。所以,伊斯兰教对于沙特社会生活甚至国民的行为举止,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这次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中,沙特王室利用宗教当局的影响力,说服民众不要上街游行。阿卜杜拉国王还向宗教当局增加了拨款。就在3月11日“愤怒日”游行示威前夕,沙特最高宗教委员会发布宗教法令说,示威游行违反《古兰经》和《圣训》,严禁穆斯林参加这样的活动。宗教当局还将法令印刷成小册子,分发给民众。
各大清真寺的阿訇,在周五的礼拜前演讲时,也都奉劝民众不要参加示威游行。阿訇们说:“你们看看埃及和突尼斯,国家乱了,老百姓能有什么好处。有诉求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而不能采取街头抗议的方式。”
与此同时,沙特政府还利用部落影响力协助稳定局势。在沙特,部落文化并没有随着国家进入现代文明时代而消亡,它与宗教一起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沙特人往往不听政府的,但不能不听部落首领的。
王室、宗教以及部落三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国家管理的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了这三重“安全阀”,再通过改善民生、政治改革、武力镇压等诸多软硬兼施的手段,沙特政府牢牢控制住了国内形势。
当前,在沙特周边的叙利亚以及也门,社会暴力活动日渐升级,国内政治斗争趋于激烈。而沙特目前稳如磐石,不仅如此,沙特互联网上还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支持国王的签名活动。至少从表面上看,“茉莉花革命”在这里尚未掀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