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九——山东禹城回族韩姓考(上)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史料钩沉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九——山东禹城回族韩姓考(上)

来源:济南穆斯林 时间:2011-07-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山东禹城西十多里有个韩家寨,是山东著名的回族韩姓聚居村,也是全国回族韩姓的重要的源头之一。它闻名全国的原因,即是它已跡乎中国东部回族韩姓的万流之源。近些年来,韩家寨在报章杂志上、在网络上、在谱书史料上,常常为研究回族韩姓的专家学者和韩姓后人所关注。而我源于韩姓无谱书问世,而又因我的几个过往的学生,不少出自韩寨的难舍的师生情结,想在此写写韩家寨之渊源及韩姓人流徙状况。作一点考释,当然其中不乏猜想、推断,存此待考吧!

  一、韩姓初源韩寨考

  我着意收集山东韩姓家谱资料,然而十多年来几乎未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这对我想整理一下韩寨回族韩姓姓氏及家谱的愿望,不异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今我年事已高,心力体力也每况愈下,不得不在我还能拿动纸笔的情况下,将我手头这点可怜的只鳞片爪,汇整成篇,虽有堆砌和憶断之嫌,也只有这样写下这篇考文,以求后人补之、考之、证之了。

  回族韩姓名人,在正史上能查到的最早的也只有明正统年间的韩雍了。史书记载:

  韩雍(14221478),字永熙,长洲(江苏苏州)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清除贪官污吏,以才略过人见称。十三年冬,参与平息处州(今浙江丽水)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年)任广东副使,弹劾宁王不法事,得罪权贵,天顺初(1457年)复官,任山西副使,大理少卿,右佥都御史。四年巡抚宣府大同。七年入觐,皇帝壮其貌,留为兵部右侍郎。成化元年(1465年)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前往两广镇压苗、壮族人民起义。因功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五年,再次集兵镇压两广各民族反抗。九年,遭宦官黄沁诬陷,去职还乡。两广人惜其去,立祠纪念。家居五年卒。正德间,赐諡襄毅,著有《韩雍奏议》一卷,《襄毅文集》十五卷。

  这是正史上明代韩姓最大的官。据《广州通志》载:“怀圣寺,……明成化(宪宗)四年(1468),都御史韩雍重建,留达官指挥阿都剌等十七家居之。”但韩雍祖籍是否是山东禹城,不可考。据魏德新先生的《中国回族姓氏溯源》“……韩氏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青海循化县迁入禹城(山东),初居西白庄(大程乡),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入韩家寨。

  永乐二年至韩雍考中进士仅38年。这说明如果韩雍与韩寨实为一支,那么他的祖先也应在永乐二年后不久去苏州。一个少数民族家庭能如此迅速地纳入苏州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融入汉儒文化的深层次,没有一两代人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怀疑韩雍与山东禹城韩姓有涉。

  在明代真正出自禹城的韩姓人,做官的或有名望的要说是明天启年间(16211627)——此已是明末了——的韩养醇了。

  史书记载:韩养醇:明天启乙丑科(1625)拔贡生,丁卯科(1627)举人,任静海县知县,改授襄陵县知县,行取刑部主事,历主事员外郎同修大清律,升任浙江衢州知府,诰封中宪大夫(正四品)。

  他是山东禹城人,明末清初人,其次子昌谷,官至荆州知府,四子昌祉,官至淮安知府,民间有“一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之称。

  今将韩养醇一门名人及官职情形列述于下:

  韩养浩,清顺治戊戌科(1658)拔贡生,任江南常州通判,诰封中宪大夫。

  韩昌谷,崇祯己卯科(1639)举人,癸未科(1643)进士,任山西太谷县知县,行取兵部主事,顺治丙戌科由山西典试官升职方员外郎(1646)武选司郎中,丁内艰服阕补户部郎中,钦差宁夏督饷,授湖广荆州府知府,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

  韩昌邦,由武功授任江南淮安府沐阳县知县,旋任山阴县主薄,诰封文林郎(正七品)。

  韩昌祉,荫生,由中书舍人行取工部主事,升任员外郎,旋任钦差杭州,南新关榷税郎中,钦差芜湖榷税,改授江南淮安府知府,诰封中宪大夫。

  韩昌晋,康熙癸己科举人(1713年)

  这是韩氏九世十世,另还有八世韩继朗,曾任山西县典史诰封中宪大夫,恐为韩养醇之父。其父名叫“韩仁忠”。

  从这几个人物略传中考证人物辈次及年代,可以证实山东禹城韩寨九世祖韩养醇(另说为五世,后再解说)起码距今三百六十多年,官职正四品,山东禹城韩氏清初为官宦门第。

  然而,山东禹城韩姓为撒拉族后裔,世称撒拉回,祖籍青海循化,据魏德新先生考证,他说:回族中的韩姓,据山东禹城县韩家寨《韩氏祖墓碑志》载:“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另有《禹城县志》载:“吾韩氏自元顺帝九年(1349)由青海循化地区移民而来……,先祖原姓‘沙穆罕’,此后即保留后一个字音,改姓为韩。初迁始祖即信奉伊斯兰教。”

  这两份材料我都未亲见,不过后者说的较清楚一点,既说明迁由地,又说明了韩姓之由来,撒拉族是我国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过去称为撒拉回。

  至于韩姓是元至正元年(1341),还是顺帝九年(1349)东迁,不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是迁来禹城的落脚上,各书各谱还有不少异说。

  吉林九台《韩门门谱》载:“始祖西地萨拉人氏”、“韩姓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个撒拉九个韩。”

  清嘉庆六年(1801年)泰来公《韩氏家谱又序》中说:“窃维吾太老始祖明初定鼎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初卜居于山东禹城县城西三十五里黑龙王庙。再世我能祖始由山东禹城迁于沧州韩石桥庄。”注意此处有“相传山后禹州人”七字,在同年同为泰来公所书又一篇名为“为禹城支著”的序中就没有这七字。

  “山后”可能是“山左”之误,那么就是山东禹城,“禹州”也有如下两种可能——因山后除本意外还可能是左或右——如山右即可能是山西,如“山后”本义即“山南”、河南。河南有禹州,因《门谱》载,从第四世起分为三支(前三世考考)其中“第三支(熊祖)迁到河南归德府葛家庄。”归德为河南商丘属地,在山南,可能是熊祖回河南故乡。

  这里就有了如下几点矛盾:

  1、韩氏东来是元顺帝时还是“明初”?

  2、如元时东来,至正元年或九年,到明永乐二年(1404年)其间相差五十五年,韩氏居于何处,一曰禹城西白庄,一曰山后禹州?

  3、韩氏由白家庄即黑龙王庙后迁韩寨?

  4、禹州是山西还是河南?还是山东?

  结论:在此我武断作结:即韩氏在元末(至正九年或元年)东来始居于河南禹州,明初又东迁入山东禹城白庄居住,时为二世,三世。在禹城约明永乐年间,有三子,长支迁韩寨,三支能公去河北,二支熊公去河南。

  此种推断有民国廿六年韩氏十五世韩淑椿序为证。“吾韩氏太祖始来自西陲,世传山后禹州人,明初移镇东路,卜居山东禹城县城西三十五里,黑龙王庙(即白家庄)再世兄弟三人,长分祖讳失考,迁居邢家店迤东(即今之韩家寨),次分祖讳熊,分守河南柘城,三分祖讳能,分居直隶沧州。”

  此处除二支三支迁处有歧外,其他均无差异,如《门谱》记载(见上文)即将去河南熊祖称为二支,去河北的能祖称为三支。但留禹城韩家寨的为长支无疑。至于长支的迁流情况,考禹城乡镇,今日县城西北仍有大程乡,邢店在大程乡东南,韩寨在邢店东距县城约十五里,属城西十里望乡管辖。

  关于韩姓四世三支情况,韩家寨本地也有另说,容后细说。

  二、撒拉族族源考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载撒拉族: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亦称“沙喇族”、“撒拉回”等。自称“撒拉儿”,简称“撒拉”。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并散居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人口约8.7697万人。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文,不少人通汉语和藏语。据民间传说,约在元代(13世纪)居住在今中亚撒马尔罕的西突厥乌古斯部落撒鲁克人一支,由一位名叫尕勒莽的首领率领本族东迁,来到今循化县境内定居下来,由部落发展为民族,由士司统治到封建王朝驻兵设官而改土归流。在700多年中,撒拉人由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群体发展为近10万人的现代民族。撒拉人是带着原有的伊斯兰教信仰而东迁的。在万里跋涉中,伊斯兰教的教义思想、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凝聚纽带。到达循化地区后,周围主要是藏族和汉族居民,他们坚持了伊斯兰教信仰与生活方式而又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与藏汉族共处,进而联姻,发展了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扩大了人口的繁衍。据《循化志》记载,尕勒莽的嫡系子孙,元末即任世袭“达鲁花赤”,明洪武三年(1370)降附明军,六年(1373)封世袭百户,正式确立土司制度。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终止。……

  关于撒拉族,因与回族一样都是外来民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而且两个民族的血亲关系又十分紧密,山东回族韩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后裔,又一传说,唐代时曾住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十三世纪时,取道撒马尔罕,经长途跋涉返回中国,到青海东部循化地区定居,——这是一种返回说。而又与汉藏回蒙等族融合遂形成一个民族。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撒拉族居住较集中又与回汉等族来往甚密,与回族相差不多,因之东迁与回族无疑,又经几百年与东部回汉人等交往,遂成禹城回族韩姓,生活习俗等与山东回族无差。这是其一。其二,其远祖虽为突厥人,后来到青海,因与国内各民族融合,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集体,早先还有土司制,又转化为卡迪制(宗教制),原先均为逊尼派,后又传入花寺派和哲赫林耶派,在清乾隆中期遂因教派冲突而引发了苏四十三起义。其三,撒拉族是返回的民族人群之一。唐时原在中国,后迁中亚,后又返回,如甘肃武威一带的昭武九姓相似——有人说,这就是称回族或回回的原因,“返回”。

  关于撒拉族还有几段记录和故事,今截录于下。

  (一)关于原居中国的记载

  撒拉族来源的资料主要依靠流传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据民间传说,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撒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撒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盾”。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

  (二)从撒马尔罕迁来的记载

  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历史,被近年来许多历史学家的考证所证实。祖圣尕勒莽、阿合莽的坟墓和抄写本《古兰经》仍在街子清真大寺内。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中记载:“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库曼境内)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族一百七十户,离开此地东行至西宁附近定居下来。”从其风俗习惯等来看,也可证明撒拉族是从撒马尔罕迁来的。

  (三)撒拉人为“西域亲军”的记载

  一些学者则认为,撒拉族先民是中亚撒马尔罕地方乌古斯人的一支——撒鲁尔人。成吉思汗征服中亚后,将当地各族人民组成“西域亲军”,撒拉族的先民即为“西域亲军”中的“撒儿特”部。其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5年至1227年从中亚回军,撒儿特部随军转战,至青海循化地区驻屯。这部分人就是撒拉族人的祖先。也有的学者认为,成吉思汗征服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穆斯林民族之后,强迫他们东迁。这些人东来之后,尤以居甘、宁、夏各地者居多。

  (四)返回中国时的有趣故事

  族始祖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两人原居住在撒马尔罕地方,他俩在伊斯兰教门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国王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俩带领同族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驼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一行人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旋经肃州、甘州、宁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临羌等地辗转来到今夏河县甘家滩。后来,又有40个同情者跟来。追随他们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12人留了下来,其余28人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等相遇,便同行进入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孟达山,攀上乌士斯山。这时天色已晚,苍茫中走失了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寻找,后人就把这山坡叫“奥特贝那赫”(即火坡)。当他们到了街子东面的沙子坡时,天正破晓,后人又称沙子坡为“唐古堤”(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眼见土地肥美,清流纵横,实是一块好地方。下了山坡,见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一尊。众人喜出望外,试量了水、土与所带故乡的水、土重量一样。于是,这两批人经过长途跋涉,最后决定在循化街子地区定居下来。撒马尔罕人与周围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杂居融合,繁衍吸收,发展而成今天的撒拉族。

  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后,与当地的藏族、回族和汉族融合,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现在,撒拉族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撒拉人称韩姓为根子姓,这说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来与撒拉人融合为一族的。

  (五)撒拉人的社会习俗

  家家都有果菜园,有中亚风格。同一家族的都住在同一区域。撒拉族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略为宽短,长衣较为狭窄。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稿子,脚着布鞋或用牛皮制成的“洛提”(撒拉语,是一种用牛皮制成的鞋,里面装草取暖)。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首饰。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撒拉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园艺业发达,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以种小麦、青稞为主,还种养麦、玉米、马铃薯和各种蔬菜、瓜豆,辣椒和花椒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特产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建立1个自治县,与保安族、东乡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县。

  从上述的几种对我国撒拉族形成的资料来看,撒拉族与回族在信仰上、在亲情联谊上、在地域居处上,关系均十分密切,因而撒拉族一支来山东后,形成了山东回族韩姓是很自然的,再说撒拉族中人大多改为汉姓,在循化“韩”姓已成为撒拉族的“根子姓”,其他不少也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而形成的姓氏。因此山东的韩姓回族起源于撒拉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东部各地韩姓回族又大多源自于山东禹城韩家寨。

                 (未完待续)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