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支队老战士马明太:党员就要冲在前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国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民支队老战士马明太:党员就要冲在前

来源: 时间:2011-07-1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马明太,现年88岁,邯郸邱县人。1942年8月参加了由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1945年因伤复员,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1年5月下旬,笔者冒雨寻访了原冀中回民支队队员马明太老人,老人虽已88岁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共产党员做啥事都要冲在最前面,起个带头作用!”说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老人腰杆挺得笔直,眼睛里闪烁着刚毅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

第一次参战:为群众赢得转移时间

1923年,马明太出生在邯郸市邱县陈村回族乡陈三村一个普通的回族家庭。1942年,陈村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目睹鬼子烧杀抢掠残忍行径的马明太,毅然参加了马本斋领导的威名赫赫的回民支队。

马明太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伏击从炮楼出来扫荡的鬼子。1942年冬日的一天临近正午,马明太所在排的炊事员正在烙大饼,哨兵突然报信说几十个日本鬼子要到村里扫荡。排长一边迅速安排村民转移,一边布置下了作战任务。

这时炊事员的饼还没有烙完,每个战士只分得了半张大饼,一边行军一边吃,还没等吃完就和日军遭遇了。这场战斗整整持续了3个小时,最终成功阻击敌人,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但遗憾的是,有很多战士连最后半张饼都没有吃完就牺牲了。

90颗手榴弹炸毁敌人补给列车

1943年9月的一天夜里,天下着小雨,马明太和另外两名战友接到任务:去宅西店炸毁鬼子运送补给的火车头。他们3人连枪都没拿,每人只携带了30颗手榴弹,这就要求他们迅速完成任务、迅速撤出战场。3名战士猫着腰在半米高的庄稼地里快速向指定地点摸去。当时由于屡遭八路军偷袭,日军在铁道两侧每隔10米就建了一座碉楼。

到达指定地点后,马明太等3人趴在庄稼地里,纹丝不动,等火车一到跟前,手榴弹从3人手中呼啸着被甩到火车头上,一阵爆炸声传来,火车戛然而止。

听到爆炸声,日军放了数枚照明弹,用机枪疯狂扫射,但始终找不到3名战士的藏身地点。3名战士在敌人打照明弹的空隙从容地从庄稼地里撤离。这次炸火车头成功后,马明太因立功当上了班长。

英勇作战,右肩被子弹打穿

1945年5月,就在全国人民发动对日寇的最后一仗时,国民党反动派却不断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滋扰,妄图抢夺地盘,为日后发动内战作准备。为了贯彻党中央坚决回击敌人的指示精神,马明太所属连队也计划给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一次教训,他们锁定了驻扎在赵小庄村的国民党杂牌军。

经过赵小庄村内情报人员通风报信,马明太所属连队趁夜进入有利地形,准备“敲掉”杂牌军。但连队发起进攻后发现情报有误,村里不只有杂牌军,还驻扎着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团的兵力。

面对超出我军数倍的兵力,回民支队交替掩护边打边撤,马明太冲锋时在最前面,掩护撤退时在最后面。战斗进行中,他突感肩头一热,原来是右肩膀被敌人子弹打穿了,血流如注。马明太本想挥枪再战,无奈眼前一黑昏倒了,幸亏一位战友拼死将他背下了战场。这一仗回民支队伤亡惨重,马明太因伤造成右手伤残,为了不拖累部队和战友,他向上级提出复员申请,经上级批准后回家养伤。1948年2月,马明太在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采访感言

马明太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一生追求党的信仰、践行党的宗旨的行动无疑是伟大的。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