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鞍山“回族剪纸”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工艺.建筑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异彩纷呈的鞍山“回族剪纸”

来源:回族在线 时间:2011-07-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回族剪纸

剪纸形成于汉代,鼎盛于明清。

古时人们的生活与剪纸很密切——结婚时要用烟斗花、礼花、喜花、顶棚花、枕顶花、围床花装饰新房;办丧事时要用剪纸来招魂。唐代大诗人杜甫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诗句。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纹样制成的。

中国剪纸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湖北沔阳为代表,作品委婉细腻。北派则以山西、河北为代表,作品粗犷豪迈。

回族剪纸的形成,则与清代移民及东北回族文化密不可分。清顺治八年,清王朝从河北、山东、山西向东北移民,在这些移民中,有不少以生产、出售剪纸为生的剪纸艺人。于是,关内风格的剪纸在东北落地生根,与满族文化、回族文化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满族风格剪纸、回族风格剪纸。

回族剪纸的显著特点是,剪纸所采用的材料不是大红纸,而是宣纸,并且可以根据作品需要,染制上各种色彩。

目前,回族剪纸已发展到以闪光宣纸、闪光丝绸为材料,剪纸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强调“圆如月,方如砖,尖如针,缺如齿,细如丝”。至于纹样,回族剪纸与其它风格剪纸大致相同。

回族剪纸在技艺上,也颇有特点,有折剪、扎剪、旋剪等多种形式。另外,回族剪纸在工具上也颇为讲究。除了剪刀,还有冲子、针头等。所谓“冲子”,就是一个被削去锥尖的铁锥子,其作用是能在纸上扎出一个个小圆洞,以便“下剪子”。至于针头,就是普通的医用针头,被削去针尖,作用与冲子相同,只是打出的圆洞比冲子小一些。

在回族剪纸市级传承人王秉忠家中,老人家将一张宣纸对折,拿起一把小剪子,旋即,一只造型美丽的蝴蝶活脱脱“诞生”了。随后,他用剪尖在纸上戳出一个小洞,然后,从小洞处下剪,剪出了一只开屏的孔雀。王秉忠解释说:“这就是扎剪,也叫掏剪。”

三代心血百年传承

鞍山的回族剪纸,起源于清代晚期。

从清朝光绪25年起,王秉忠的外祖父、河北回族移民冯立友就开始以剪纸为业,因手艺好,“业务量”高,在辽阳、鞍山、海城牛庄、营口、盖县、沈阳、长春、锦州一带很有名气。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冯立友创作出各类婚丧嫁娶的剪纸。为了将手艺传承下去,1925年,冯立友选中长女冯成山——王秉忠的母亲,教授其回族剪纸的技艺。

采访时,王秉忠特意向记者展示了两件“宝贝”,一张《戏剧人物》剪纸熏样和一幅《枕顶花》剪纸。他说:“剪纸熏样是我外祖父冯立友留下的,至今能有近八十多年的历史,《枕顶花》是我母亲冯成山在建国初期剪的,专门用于枕头花纹的纹饰。”细看剪纸熏样,是在一份民国时期老报纸上用煤油灯的油烟熏成的,人物是一个老人,长胡子,戴着蓑笠,像个渔翁。报纸已经泛黄,还能清晰可见“交通银行办事处”等字样;《枕顶花》剪纸名为《燕语莺歌》,一只小燕子正在一棵树上嬉戏……

像父亲一样,冯成山也以创作、出售剪纸为业,并将一身绝艺传给了五儿子王秉忠。

王秉忠生于1951年,5岁时,就和母亲学习剪纸。他回忆说:“我父母有10个孩子,为了哄我们玩,同时也是看哪个孩子能传承技艺,母亲就教我们剪纸。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拿着小剪子,剪些花瓶、石榴树的简单图案,很有乐趣。”最终,王秉忠脱颖而出,成为母亲的“接班人”。

1966年,15岁的王秉忠成为一名建筑工人,工作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剪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王秉忠不能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封建糟粕”,只能剪“双喜字”或是“领袖像”,由于剪得惟妙惟肖,同事们非常喜爱,谁家结婚,都会请他剪个“双喜字”。一传十,十传百,请他剪纸的人络绎不绝,这使得王秉忠始终没有丢失剪纸技艺。

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王秉忠从新闻中得知,中央美院从陕北请来12位剪纸老艺人,到美院为师生们现场表演剪纸。与此同时,由于工作关系,王秉忠经常出差到南方,他注意到南方剪纸市场活跃,花、鸟、鱼等剪纸颇受欢迎。王秉忠意识到:“剪纸在中国要复苏了。”于是,他重新剪起“花鸟鱼虫”、“才子佳人”,手法越来越灵活,剪刀的运用格外得心应手。

不仅如此,王秉忠还进行艺术创作,把所见所感以剪纸的形式“记录”下来。作品越积越多,名气越来越大。王秉忠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意,成立“镂胜堂”剪纸工作室,随后又当选鞍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2008年,王秉忠获“辽宁省剪纸大赛十大金剪刀奖”,他创作的大型剪纸《情系万家》拍得善款1万元,他将这1万元捐给了汶川。日前,省文联授予“镂胜堂”“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工作室”称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王秉忠的剪纸大放异彩。他应邀创作的《庚寅吉祥》、《世博人家》被上海世博博物馆收藏,应邀创作的《玉缘》和《展现》,分别被新西兰馆和圣马力诺馆收藏。作品《世博之旅》为世博园内的各地游客青睬,以至供不应求……

国内首创闪光丝绸剪纸

王秉忠有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他认为:“传承之中有创新,剪纸艺术才会有生命力。”为此,他一直努力着。

传统的回族剪纸,是以宣纸为材料的。但是,由于纸制品难以保存,所以,保存至今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远远晚于剪纸形成的汉代。无疑,要想让剪纸作品更持久地保留,必须采用新型材质。

选择何种材质呢?王秉忠冥思苦想。

一次,他了解到长沙马王堆遗址中的禅衣历经千年却不腐烂,顿感茅塞顿开:“丝绸保存时间长,颜色也很丰富,应当选用丝绸进行尝试。”于是,从1983年开始,王秉忠开始了他的“丝绸剪纸探索之旅”。

以丝绸为剪纸原材料,这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是一种创新。王秉忠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没有一点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从反复摸索中前行。丝绸因太薄而发软,剪刀运起来经常跳丝,因而必须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达到剪纸的硬度要求。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王秉忠终于成功了,他采用特殊工艺,使丝绸如同被“浆”了一下,如此,丝绸不再“飞边儿”了。

接下来,是对白色的丝绸染色,可选择的颜料类型有三种:品色、国画色、纺织颜料。还是经过数不清的实验,王秉忠终于发现,品色着附力强,但易褪色;国画色倒是不掉色,但浸透力太强,还是纺织染料好,染在丝绸上,不仅颜色鲜亮,还能体现出丝绸的质感,于是,王秉忠将丝绸染色材料确定为纺织颜料。

梦想终于实现,王秉忠清晰地记得,这一年,是1988年。

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他留意到人们的服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款式、颜色较改革开放前丰富许多。“那么,人们对剪纸的欣赏水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王秉忠暗自思索着,为了证实这种猜测,他特意剪出各种颜色的蝴蝶,拿到人流较多的大商场进行“社会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色泽亮丽的作品。这使王秉忠又陷入深思,除了让“丝绸剪纸”选取色泽欢快的颜色外,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这些作品“使人眼前一亮”?王秉忠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探索良久,王秉忠采取新工艺,在丝绸上染满亮粉后再进行剪纸创作。

2000年,王秉忠的“闪光丝绸剪纸”问世,旋即在业内引起轰动,比如,他剪的一只小蝴蝶,不仅五颜六色,还闪闪发光,这在中国独一无二。与此同时,王秉忠又对传统的宣纸剪纸进行创新,将亮粉涂在宣纸上,形成了“闪光宣纸”,这在中国也是“独此一家”,两项创新,使得王秉忠在中国剪纸界独树一帜。

王秉忠从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他的作品也早已超越了技艺的范畴,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层面。

在创作形式上,王秉忠还将回族剪纸与藏书票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书票剪纸”。

藏书票源于西方,属于微型版画,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标于书籍的扉页,以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1935年,鲁迅从日本将藏书票引入中国。王秉忠觉得,在藏书票领域,剪纸与微型版画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果然,他创作了一批“剪纸藏书票”后,大获好评,作品被朋友带到国外,不少外国人特意约请王秉忠进行创作。王秉忠使回族剪纸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在传统回族剪纸技艺基础上,王秉忠还利用摄影正负片反转的原理,又研究出翻转剪纸新技术,提升了回族剪纸的观赏效果。

如今,王秉忠继续在探索的路上,坚定地行走着。

做“人文型”的创作者

在王秉忠的“镂胜堂”剪纸工作室,随处可见剪纸所营造的艺术氛围。

一只巴掌大的扇子上,两只手指甲大小“蝴蝶”迎风飞舞,蝴蝶虽小,两个触角却一清二楚;墙上,两只“富贵兔”正同心协力地捧起一棵大白菜,白菜上,写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辛卯大吉”;两只金色蝴蝶舞动着翅膀,十几朵报春的梅花正在盛开,一派“招财进宝”的吉祥场面……另一面墙壁上,“趴”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老虎五彩斑斓,蓝眼睛、绿眉毛、紫鼻子、红嘴巴,橙黄色的皮毛中,又夹杂着红、黄、蓝等多种颜色……

去年,王秉忠还为上海世博会创作了《世博人家》、《玉缘》、《展现》等多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匠心。

《世博人家》中,“中国馆”被玉兰花、荷花、菊花簇拥着,三种花分别开于春、夏、秋三季,象征世博会184天的展期。剪纸四围,还按着中国古钱币“上下右左”的顺序,以篆书形式,依次写着“世博人家”四个字,四个篆字被四个小圆包裹着,喻意“四海之内皆兄弟”。而《玉缘》在造型上,采用了中国古代玉璧的圆形形状,“圆心”是新西兰馆镇馆之宝“毛利神像”,四围环绕着9条中国“玉猪龙”。王秉忠的创作意图是:“毛利神像是用新西兰的酋长宝玉制成,这种玉与岫玉相似,均属于‘蛇纹石玉’。而‘玉猪龙’则属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有着‘中国第一玉龙’的美誉,用它象征悠久的历史,再恰当不过了。中国与新西兰虽相隔遥远,却都拥有灿烂的玉文化,因而这幅作品取名《玉缘》。”

王秉忠的其它作品也很有韵味。比如,反映中国瓷文化的《天球瓶》。由于古时大户人家专用青花瓷瓶祭祀先人,王秉忠便萌生了用剪纸反映中国瓷文化的想法。他采用闪光丝绸进行创作,瓶子选用济蓝色,瓶面上30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蝴蝶选用白色,瓶座则为紫色。蓝、白、紫,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阳光下,白色的蝴蝶泛着晶莹的绿光,蓝色瓶身金光闪闪,令人称奇……作品《多子蛙》则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一只巨型青蛙被子孙们环绕着,蛙眼为日月造型,瞳仁为月亮,四周为太阳,喻意时间。巨型蛙身上的牡丹象征富贵,荷花则象征滋养生命的河水。王秉忠告诉记者:“青蛙繁殖力极强,蛙又与娲谐音,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造人,我想以此幅剪纸寓意人类生生不息。”

王秉忠的作品不下千幅,目前,他正着手敦煌壁画的剪纸探索。他说:“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我尝试以剪纸方式展现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随即,他首次展示了一幅草稿——“反弹琵琶乐舞者”。舞者约有一人高,通身采用松石绿,摆动的裙子上满是变化的月牙纹,丝带飘逸、神态安然,以“栩栩如生”来形容恰如其分……

在王秉忠的心中,剪纸分为三种境界。其一,是村姑型。这种剪纸造型简单,无须创作,只要承袭前人的成果即可。其二,是艺人型。作者以剪纸为生,技艺高超,但缺乏创新,更谈不上艺术创作及理念。其三,是人文型。不仅强调作者的技艺,还强调艺术创作,突出作品的艺术内涵,使作品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无疑,王秉忠想做“人文型”的创作者。

为此,他一直努力着。这些年,王秉忠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艺术水准”,看名著、听古典音乐、探寻中国美术史,广泛涉猎考古、建筑、书法、摄影、面塑、皮影等各个领域……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打麻将,不唠闲嗑,一心钻研剪纸技艺。”的确,真正的艺术,需要一种执著又淡然的心境。

采访时,王秉忠2岁的小孙子一直围在他身边,好奇地盯着他的作品。王秉忠表示,他已将回族剪纸技艺传授给儿子,将来还会传给孙子。但是,他的目标并非家族传承,近期,他将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对学员进行由浅入深的剪纸培训,以便把回族剪纸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王秉忠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沉!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