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其男女共浴,浴池里选新娘
土耳其浴早期是男女分开洗,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男女共浴。如果到土耳其旅游,在当地人光顾的洗浴中心里能看到男女共浴。洗浴时,人们多半赤裸上身,下身围一块浴巾。在土耳其人眼中,土耳其浴池是真主的圣地,在真主的圣地清洗身体是没有任何顾忌和邪念的。
土耳其浴对土耳其人来说,不仅仅是清洁皮肤的地方,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时婚姻大事也在浴池里决定。
原来,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女子平时除了用头巾包住头和脸部外,还穿着厚实的长袍,外人无法看清女子的长相和身材,这样一来,土耳其浴室就成了未来婆婆挑选儿媳的重要场所。一般来说,未来婆婆在媒人的陪同下邀请未来儿媳一同沐浴。在浴室里,未来婆婆不仅要看儿媳的长相和身材,还要看她的骨盆,骨盆大的女子才能给家里带来多子多福的好运。另外,未来儿媳的体味如何,有没有狐臭也是考察的重点。由于土耳其人的饮食以奶酪和肉食为主,体味重在所难免,有狐臭的女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人们认为那是真主惩罚她的缘故。
现在社会开放,土耳其男女多是自由恋爱,未来婆婆到浴室里选新娘的做法多见于偏远地区的乡村。但结婚时的“新娘浴”仪式依然保留着,并已成为土耳其人迎娶新娘的必要程序。
新娘第一天嫁到丈夫家时,要到土耳其浴室洗浴。男方家要为新娘准备15到20件洗浴后穿戴用的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及金银首饰。新娘带着这些男方家赠送的礼物进入浴室,沐浴后穿戴着这些回到男方家。孩子出生后的第四十天,妈妈要带着孩子洗土耳其浴,一边吃东西一边欣赏浴室乐队的演奏,并替孩子祝福,或许下自己的心愿。
阿拉伯女子
阿拉伯女子:长袍·美甲·爱金
在人们的印象中,阿拉伯妇女穿长袍、蒙面纱,颇有几分神秘。然而,你要是以为她们一点也不化妆打扮,那可就完全错了。
其实,阿拉伯妇女的长袍、面纱和丝巾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款式的选择、颜色的搭配、面料的讲究等,不一而足。
阿拉伯妇女爱美,还表现在她们对指甲花的大量使用上。指甲花是一种植物,地中海东岸一带十分常见。据史书记载,阿拉伯人很早就种植这种植物,并喜欢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修饰自己。后来,指甲花演变成阿拉伯女性的专用化妆品,她们将指甲花汁涂在自己的手心、手背、胳膊和腿等部位上,上面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植物、树叶、树枝、贝壳、蝴蝶、蜗牛等为主,以此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美。结婚时,尤其要把指甲染得花花绿绿的,这样才能白头偕老,多生贵子。在阿拉伯人的传统婚礼中,进洞房之前还有一个夜晚被称为“染指甲之夜”。
阿拉伯女性喜爱金饰,几乎是普遍现象,只消看大城市不计其数的金饰店,就很能说明问题。许多海湾国家,城市里甚至还有一条条金银街。记者有一次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家首饰店里,亲眼看到一个珠光宝气的中年妇女,连价钱都没问,就一连买了30多条项链。常在阿联酋工作的同事告诉我,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阿拉伯女性对美的追求变得更加大胆和直接。据统计,仅仅去年,海湾国家妇女用在化妆上的消费就高达70亿沙特里亚尔(1美元约合3.75沙特里亚尔)。她们已告别足不出户的时代,纷纷走向各类美容店,频频光顾化妆品商店,鲜艳的口红、浓烈的香水等都是来自巴黎的名牌。难怪有人说,海湾妇女在化妆和美容上已与西方接轨。
阿拉伯女子
以离婚为荣的阿拉伯女子
阿拉伯妇女的婚姻状况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其实,新一代阿拉伯女性已经越来越解放,在揭下神秘面纱的同时,她们的婚姻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结婚在阿拉伯人眼中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大事。我在外学习工作期间曾多次参加阿拉伯人的结婚仪式,大体上说,阿拉伯人的婚姻要经过问亲(求婚)、定亲和举行婚礼三步骤。
阿尔及利亚妇女地位提高
阿尔及利亚妇女的地位近年来不断提高,她们不仅每年都搞有影响力的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还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在阿尔及利亚妇女的努力下,2月24日,阿政府批准了新的《家庭法》,对原有的《家庭法》做了很多更改和新的规定,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赋予妇女更大的权益,在保障男女平等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阿尔及利亚旧的《家庭法》是1984年颁布的,它明文规定,妇女无权自行决定其婚姻大事,要结婚,跟谁结,何时结这些问题,都必须由家里的一个男性替她做主。这个人可以是她的父亲、叔伯、兄弟,甚至自己的儿子(再婚时)。这一规定叫做“家人代理制”,它不仅在婚姻上限制妇女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也影响着妇女的行为举止,甚至儿子也有权对母亲“指手画脚”。
原有的《家庭法》规定,一个阿尔及利亚男子可以明媒正娶4房妻子。而修改后的《家庭法》规定,男子要再娶,必须经过妻子同意,尤其是要征得第一个妻子的首肯。同时,他必须保证对所有妻子“一碗水端平”,并从法院得到可以证明自己能对几房妻子都做到“一视同仁”的法律凭证。为此,法院会对该男子的品性和道德行为等进行调查,确认合格后,才出具证明。这实际上提高了已婚妇女的社会地位。
虽然修改后的《家庭法》暂时保留了“家人代理制”,但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与男子的平等权做了规定,是阿尔及利亚妇女解放的一个积极步骤。布特弗利卡2004年再次当选阿尔及利亚总统后,承诺将给妇女更多的权利,加大在妇女解放和社会平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而现在修改《家庭法》,就是他兑现承诺的表现。
毛里塔尼亚离婚率降低
毛里塔尼亚地处非洲西北部,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被人称为“阿拉伯—黑非洲桥梁国”。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该国在婚姻上的习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不太一样。
伊朗国家大礼堂内,一名伊朗新娘等待自己的未婚夫。
伊朗:公共游泳池有秘密女人穿长袍游海滩
也许是地广人稀的缘故,即使在首都德黑兰这样的繁华都市里,塔楼也不多见,而独门独院却比比皆是。虽然一座座院落风格各异,但是房前屋后总少不了核桃、柿子等果树,还有大小不一、形状多样的游泳池。我的朋友卡里米说:“游泳池既能点缀庭院,也是休闲的理想场所。现在,游泳池几乎已经成为伊朗中产阶级家居的标准配备之一。”
普通人家的游泳池一般建在庭院的一角,多为规矩的长方形,也有浪漫的曲线形。游泳池的大小根据院子的面积而定,大的有50平方米,袖珍型的则不过十几平方米。式样则根据主人的财力和爱好而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在游泳池壁上贴上瓷砖或漂亮的马赛克,旁边还配有按摩池和桑拿房。普通人家则在游泳池池底和池壁上简单地抹上水泥后刷漆,不讲排场只求实用。喜欢在院子里多留些绿地和活动空间的人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把游泳池建在自家的地下室里。
修建游泳池花费不是很高,简单的约合2000美元,奢侈点的需要上万美元。由于伊朗有游泳池的人家很多,社会上出现了专靠维修和保养游泳池为生的工人。按照工作量大小,他们每保养一次游泳池,能挣二三十美元。公共游泳池里有秘密
由于不是家家都有条件修建游泳池,因此公共游泳池在伊朗随处可见。伊朗的公共游泳池分室外池和室内池两种。公共游泳池的大小一般和标准的比赛用池一样,分成若干泳道。公共游泳池的设备较好,还配有冷热按摩池。
在公寓楼、饭店里的公共游泳池和专门的游泳场馆,男女被严格地隔离开来。通常的做法是,男女在不同的时段分别使用游泳池,男士使用的时间比女士长些。有一次,我住进伊朗的一家四星级饭店,兴冲冲地跑到游泳池想一游为快。不料,看门的工作人员说:“今天是女士专场,不对男士开放,请明天再来吧。”
伊朗人也喜欢天然游泳场。在伊朗北部里海度假胜地和南部的波斯湾海域都有天然浴场。这里男女分泳的方法是按区域划分,男女被要求使用各自的专区,不可越雷池半步。女士专用区往往设在一片隐蔽的天然海湾,数百米之外就有提醒男士止步的标志。最显眼的标志就是一大片像建筑工地用的塑料布,从沙滩开始竖起,一直延伸到海里几百米远。刚到伊朗时,我不知道这是围在女游泳区的保护装置,还以为是什么神秘的建筑,想凑近看个究竟。不料,半道就被人截住,一打听,原来这是一片让男人走开的地方!
有一次,我在波斯湾的基什岛海滩游玩时,看到几名女子穿着传统的长袍下了水,黑色的长袍随波展开,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只水母漂浮在水面上。这是特别想游泳而因某些特殊原因无法去专区的女士想出的奇招。一位叫玛莉亚姆的姑娘说,她就曾穿着长袍游泳。我说那样岂不是特别不舒服,她向我透露了小秘密:其实游泳的妇女在袍子里都穿了游泳衣,在水里没有什么不便。穿着长袍游泳的女性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邻里间有道高高的墙
游泳池是名副其实的“水老虎”。伊朗是一个缺乏淡水的国家,特别是到了夏天用水高峰期,自来水公司为每个家庭规定了用水定额,对超出定额的部分征收高额罚款,这对有游泳池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有游泳池的人家都在院子里打了水井,用水泵从地下抽水供游泳池用。当游泳池注满水后,保持水质的清洁很重要,人们要定期清除池底的沉淀物,打捞落在水面上的树叶,有条件的人家还安装了循环水系统。
在伊朗,不仅男子喜爱游泳,女性也喜欢这项运动。但是,根据伊朗的伊斯兰文化和道德风俗,穆斯林女性的毛发和肌肤是不能暴露给外人看的,只能在自己的丈夫和父母等至亲面前揭头巾。因此,为了防止被外人看到,有游泳池的人家都把与隔壁相邻的一面墙修得特别高,有的高达4米,有的人家甚至用不透明的硬塑料板竖起一面高高的墙,或者沿着墙根种上枝叶茂密的大树,以阻挡邻居或路人的视线,防止家中的女性在游泳时春光外泄。
但是,随着德黑兰等大城市人口近年来急剧增加,五六层高的公寓楼逐渐增多,那些高层的窗户对邻近别墅的隐秘性构成了威胁。有不少公寓楼在设计时为了尊重他人隐私,在正对邻家别墅的一面不开窗户,尽量避免发生偷窥的可能。女性为了能做到百分之百安全,有时会穿着紧身的衣裤游泳。其实,在伊朗,不往邻家院里张望是人们遵守的基本公德。
摩洛哥女子
摩洛哥的新娘市场
我在开罗大学读书时,隔壁宿舍住着一个小伙子。有一天,小伙子兴冲冲地告诉我,他父亲已去向他喜欢的女孩求婚了。我听了不禁一愣,心想怎么是你父亲去向你钟爱的女孩求婚呢?问了半天,才弄清原委。阿拉伯人问亲也就是求婚,通常由男方家长或委托人向女方的父亲提亲。
在不同的阿拉伯国家,求婚的具体方式不同:约旦的方法别具一格,男方家往往请当地有名望的长者前去女方家求婚。长者到女方家后对姑娘的父亲说:“我们想喝你们家的咖啡。”如果对方不接话茬,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说明求婚无望。若对方回答:“好啊,我们一起喝吧。”表示求婚成功。
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柏柏尔人居住地,有“新娘市场”。每年9月,那里都要举行“穆塞姆节”,即圣徒纪念日,也是求偶盛会。期间,女方家长或亲戚领着准备出嫁的女子来到市场,小伙子们睁大眼睛悉心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女子的打扮各不相同,待字闺中的少女穿着鲜亮,戴面纱,披圆形头饰;准备再嫁的寡妇则身着肃穆,戴面纱,但披的头饰是尖顶的。求偶的男子可以主动与女子搭讪,如果女子对他中意,就允许他握住自己的手。
随后,由负责人在帐篷里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写结婚申请表,由摩洛哥政府授权的代表签字后,婚姻正式生效。
定亲前念一段《古兰经》
不同的阿拉伯国家,定亲方式也有差别。在约旦,订婚时通常要有伊斯兰教的教长在场,女方的父亲把手按在未来女婿的手上,并用手帕盖起来,然后说:“你的妻子是我的女儿。”教长闻言便问女孩是否愿意离开父亲成为这个小伙子的妻子,女孩说愿意,就算完成了订婚仪式。
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订婚前,姑娘要一个人躲在房子里虔诚地念上一段《古兰经》,以求安拉宽恕她离开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即将扑入爱人的怀抱,并求安拉保佑自己日后诸事顺利,大吉大利。订婚一般在女方家举行。订婚的主要内容是商定彩礼的数额、首饰的多少,定下结婚的具体日期等。
巴基斯坦新娘在手背上描花
巴基斯坦新娘不能笑哀愁受尊重
笔者到巴基斯坦工作后不久就结识了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塔蒂姆。不久前,这位23岁的小伙子与自己的另一半喜结良缘,邀请记者参加他的婚礼。
巴基斯坦的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但现代的婚礼已经不那么严格了,塔蒂姆的婚礼就在他家举行。与其他一些伊斯兰国家一样,巴基斯坦新娘要在婚礼的前5天进行一次正式的沐浴。沐浴之后,由女性至亲好友为其梳妆打扮,并在手上和脚上染指甲花油。她们还用一种特制的褐色树脂油在手背、手腕和脚背、脚腕上绘出美丽的花纹,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记者刚到巴基斯坦时还以为这是在文身,后来才知道涂料是天然的,花纹可以洗去。
婚礼上,新娘越哀愁越好
傍晚时分,宾客陆续到来入座,一边攀谈一边欣赏小舞台上动人的歌舞演出,来宾如果有意粉墨登场,也可趁着这个机会一展歌喉或舞姿。在婚礼这样的场合“献艺”被看作是对主人的尊重和对新人的祝福,主人会很高兴的。
月上中天,新人开始与宾客见面。先是盛装的新娘在自己亲姐妹的搀扶下围着新家绕3圈,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她将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接着,新郎新娘坐在小舞台上用鲜花和树枝编制成的“秋千椅”里,每一位来宾都要走到新人面前呈上自己的温馨祝福。按照巴基斯坦的风俗习惯,新娘在整个婚礼中即使心里充满喜悦,脸上也必须表现出哀愁的样子,而且愁容越重越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塔蒂姆的亲戚告诉笔者,这是为了表现新娘对自己娘家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婚礼上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新婚男女在接受完所有来宾的祝福后必须同喝一杯“结发酒”,然后用全身力气把酒杯摔碎,碎片越小越多,意味着夫妻生活会越和谐圆满——此时新郎的兄弟向新婚夫妇抛撒花瓣,客人们会齐声欢呼:“祝你们幸福!”新郎的父母会小心地拾起碎片赠送给自己的儿子儿媳,有的夫妻一直珍藏着这些“爱的证物”直到去世。
摔杯之后,全体来宾一齐享受丰盛的大餐。传统的巴餐是用手抓,笔者也只好入乡随俗。
塔蒂姆告诉记者,至今巴基斯坦青年男女的婚姻绝大多数仍由父母包办,但那些受过教育的家庭会允许年轻人在长辈的陪伴下相互见上一面,并且可以拥有“否决权”。塔蒂姆的太太是他的大学同学,像他们这样自由恋爱而终成眷属的婚姻近年也开始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