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东方红》等革命歌曲创作者——马可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南泥湾》《东方红》等革命歌曲创作者——马可

来源: 时间:2011-08-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马可,作曲家,回族,上海市人,自幼随父学音乐,10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194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5岁开始音乐创作。是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与《小二黑结婚》等音乐的作者或主创者。

经过马可的整理,李有源的《东方红》乐曲呱呱落地,一下传遍了延安,继而传遍了全国。马可在延安与回族歌手李有源相遇,当时为了让人们深信这是一位陕北农民发自内心的赞歌,马可等人的名字从不见于此歌的词曲作者中。一曲《东方红》,就这样有意无意地夹杂着很多东西从“陕北民歌”而成为最红的流行歌曲。

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成了国家的主人,现在每到五一劳动节必唱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就是由马可创作词曲的,其激昂的旋律和有力的节奏使人唱起这首歌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力气。1947年,作曲家马可随同几名文工团员来到刚刚解放的一座东北大工厂,长期在农村生活战斗的马可一进厂就被熊熊的烈火和隆隆的机器声所感染,被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所吸引。当一位文工团员看到一块块钢锭在工人手上化为一件件产品的时候,竟激动地连声高喊:“伟大!伟大!”而马可更是被工人们的劳动热情所打动。于是,一首在火热的工厂车间迸发出的铿锵节奏和激越旋律,化成了一句句朴实的诗句,化成一个个激荡人心的音符,热情饱满的旋律深深抓住了每一个演唱者的心。马可原本是学化学的,与冼星海的会晤,彻底改变了马可生命的方向。1935年9月,马可抱着科学救国的想法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在河大,马可成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梦想做一个发明家,但日本鬼子的入侵搅乱了他的“清梦”,他被时代风暴卷入了斗争的行列。马可到开封火车站参加“卧轨请愿”示威,与同学一起露宿十多天;马可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走上街头……这时,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领“救亡演剧队”到河南巡回演出。1939年秋,马可到达延安,经冼星海推荐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1944年秋,作为音乐主笔马可创作了歌剧《白毛女》,《白毛女》一问世就受到了毛泽东等同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马可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1966年,他被打成“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被批斗、审查近10年之久。就在马可很“黑”的时候,他的音乐却红得发紫……

马可创作的《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东方红》、《白毛女》等作品,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早已成为音乐经典,家喻户晓并永载史册。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