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缅怀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

来源: 时间:2011-08-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1948年春,马三立来到北平,以马家独有的段子深深打动了观众。《开粥厂》里的“马善人”成了三立的昵称,许多电台听众,纷纷点播:“马善人”的节目。在舞台上,日益走红的马三立颇有自知之明地表示:“听众们没见过我的庐山真面目,很难猜想我是什么模样。当然,您看了我的相貌后,深表遗憾。这不能怪我,我自己也不愿长成这样……”观众情绪高涨,一传十、十传百,说:“看马三立的长相比听他的相声还逗!”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了,马三立可高兴坏了。此时电台里传出了马三立的声音:各位听众,我和花小宝(梅花大鼓艺人)自由恋爱多年,决定正式结为夫妻,如今万事俱备,就是没房,燕尔新婚没房可不行,有合适的房子您给留神寻摸着,房钱别太贵,因为我穷,我这儿提前道谢了!消息一传出,钟爱马三立的老听众、观众纷纷来信祝贺,并为他推荐价格低廉的房子,最后有一家房东极为仗义地表示,您就住,房钱不论怎么涨,也不给您涨。搬家那天,马三立的搭档张庆森夫妇却住了进来,房东急了,说:“不是您结婚呀,要知是这样,我们就……”马三立连忙施礼,恳切地说:“您就当帮我,他们夫妇从东北来投奔我,我想帮朋友,我没别的能耐,就会编相声——把自己也编进去了。”转天,马三立、花小宝在广播中宣布解除婚约,向听众致谢、致歉,恳请谅解,有听众当时打来电话说:“马善人,你这个包袱不小呀,把一座北京城都‘装’进去了”……

1951年春天,马三立主动要求赴朝参加慰问志愿军演出,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表演,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1953年1月,马三立这个曲艺人“个体户”加入了正式成立的广播曲艺团。从此,录制节目或直播慰问工厂、农村等演出忙得不亦乐乎,创作出了《新灯迷》、《破除迷信》、《春节妈妈例儿》等宣传色彩很浓的相声,颇受欢迎。

1954年,马三立表演何迟创作的相声《买猴儿》获得了巨大成功,把“马大哈”这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当时社会上“马大哈”竟出名了,全国亿万人口中突然增添了一位新成员,人们对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脱口就会蹦出一句“马大哈”来。马三立还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表演了这段相声,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称赞。《买猴儿》还被译成俄文、英文,并多次获奖。同年,马三立表演的相声《今晚十点钟开始》又一炮打响……

1956年,针对相声《买猴儿》,中国文坛上展开了大讨论,尔后,《买猴儿》的作者何迟的又推出一个新段《统一病》,被错误地批判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何迟被打成右派。按照当时流行的逻辑推理方式,无疑则牵扯到《买猴儿》的演出者——马三立。一时间,风起云涌,运动来了。说过右派作者写的相声自然也就是右派了。马三立心想,我没反社会主义呀?然而他只能是沉默。从此他“享受”到的是右派的非人待遇。他满腹委屈,但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

1961年3月,马三立终于从天津东郊幺六桥回族乡的一个村子里又调回曲艺团上班,但约法三章:不许接、打电话,上台不许逗哏,不许压场演大轴。马三立又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演出时,只要马三立说完,绝大多数观众别的不听,扭头就走……人们发现马三立在农村转了一圈回来后更加走红了,他对观众似乎产生了超常的魔力,备受欢迎。然而,艺术舞台的走红并没能改变马三立在生活舞台的境遇。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