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产品认证体系有待完善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高端访谈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清真产品认证体系有待完善

来源: 时间:2011-08-09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专家认为:我国清真产业走向国际需打破瓶颈

清真产品认证体系有待完善

    据新华社电 根据国家民委的调查,目前全球清真食品产业年贸易额已突破两万多亿美元,虽然我国清真产业一直保持着10%的增长速度,但是与全球市场容量相比,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1%。相关人士认为,这一现实既揭示出我国清真食品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国际市场机遇和空间,也反映出我国清真食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薄弱。专家建议,从建立和完善统一的认证标准或体系等多渠道入手,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做大我国清真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的穆斯林人口已经超过15亿,再加上非穆斯林消费群体,全球清真产品的消费者不少于20亿,清真食品及非食品类用品的市场值达2.1万亿美元,其中仅清真食品市值就达1500亿美元,而我国清真食品出口额尚不足1亿美元。
 

    我国与伊斯兰国家贸易前景广阔,增速喜人。中国首任驻WTO大使孙振宇说,2008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额猛增至1328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双方拟定的于2010年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阿拉伯国家已成为我国第8大贸易伙伴、第7大出口市场和第7大进口来源地。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用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青海、宁夏等西北5省区清真企业,原料优质、成本低廉,经营方式符合穆斯林理念,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清真品牌,越来越受到穆斯林国家的青睐。清真用品领域同样潜力巨大。青海伊佳布哈拉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民族服饰及用品生产商,其主打的“布哈拉”品牌受到海外穆斯林的广泛认可,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左右,年均出口增长都在40%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97.3%的市县有清真食品和用品产业,饮食、副食、食品经营户12万多户,其中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有6000多家。
 

    有专家指出,阻碍我国清真食品、用品出口及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或体系。新疆贸促会展览部部长张颖说,清真食品的统一认证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目前我国某一区域内与其他地区的认证标准不统一,国内清真食品认证与阿拉伯国家认证标准对接不够,签订互认协议的效果不理想,成为清真食品出口中的重要非贸易壁垒,亟须在此方面取得突破。二是贸易成本较高。孙振宇指出,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出口通道不畅,贸易渠道单一,没有建立出口商品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导致对外出口产业“小、弱、散”的特征比较明显,无形中加大了贸易成本。三是市场认知度低。“我国清真产业的主力军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不少家庭作坊。”万季飞认为,由于缺乏长远战略意识及品牌意识,再加上宣传推介工作不到位等因素,目前我国清真食品能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品牌不多,市场认知度不高,效益也就上不去。此外,我国出口的清真产品还受到反倾销调查、被征收高关税等因素制约,造成我国清真食品在国际市场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目前多渠道入手做大做强清真产业迫在眉睫。万季飞认为,我国清真产业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让更多的穆斯林企业家认可我国清真食品用品,这就需要在产品的宗教标准、质量标准和其他安全标准方面进行长期的探讨,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首先,加强与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沟通力度。这不仅有利于把握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市场的需求趋向,也可让外商更多地了解我国清真食品产业的潜力与优势,激发其投资合作意向。其次,尽快制定统一完善的清真产品认证体系。部分专家认为,在清真产品质量和规格方面,可由国家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在是否清真的认证标准上,可由伊斯兰协会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两者结合可确立我国的清真食品用品认证体系。第三,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协调,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国内清真产品企业开展精细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拳头产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此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中国质量报》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