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博培走了,骆家辉来了。
走了一个精通中国语言熟悉中国文化的美国白人,来了一个不会中文却打入美国主流社会高层的华裔后代。
骆家辉,作为美国首任华裔驻华大使,在人们特别是世界华人的热议和瞩目中来到北京,开始其难度不亚于商务部长的美国驻华首席外交代表之旅。
骆家辉不愧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和家人像5个普通的背包客那样走下飞机,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一下子征服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因为他们见惯国内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抬轿打伞的各级官员,哪怕只是个芝麻大的九品官。骆家辉的亮相,让我们为这个被官本位糟蹋的国家感到惭愧!
骆家辉还是个可亲的美国人,他和家人14日下午在北京官邸的第二次亮相,也打动在场的我--不是他无可挑剔的演说和风趣答问,也不是他亲自端茶倒水招待在场的媒体人,也不完全是他和家人亲戚式的面相,而是他们从里到外透射的朴素、真实,这朴素、真诚的背后是平民化的常态,这比任何官式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价值观说教都更有说服力。
这种打动源自两个细节:
细节一:骆家辉的三个孩子衣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特别是那个小姑娘,身上的花裙子,简直就是随便那个中国地摊上都能找到的棉布制品,在任何中产家庭的女孩面前都会略感寒酸,更别说那些伴随他们成长的品牌服装和玩意儿。
细节二:骆家辉的太太不算很漂亮,当天也没有戴任何首饰,甚至可能没有化妆,一袭白地蓝花的半新连衣裙而已,我最惊讶的是,居然发现她后裙摆的滚边已经脱线,呈现出一段不规则的流线。这在任何公开的社交场合都是不该忽视的细节,不知骆夫人没有发现,还是从来"不修边幅"?
说到这两个细节,足以让那些羡慕荣华富贵的物质男物质女惭愧,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美,真正的洒脱与豁达。
骆家辉现场演讲,然后回答博客安替、国际台记者杨阳、CNN和CCTV记者4个问题,但在后院的自由交流中被围得水泄不通,回答N多问题,还当众与夫人热吻留影。等我发现为时已晚,大声起哄"ONCE MORE!",已事过境迁。
骆家辉是我多次在新闻评论与采访中提醒国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对他抱"亲华"幻想的美国职业官员,也预测他在华期间会会为磨合花出代价。
无论如何,预祝骆家辉大使未来顺心如意,推动美中关系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
骆家辉绝对是媒体宠儿,路透电视出境记者在正式活动开场前进行彩排。 那位镜头对着我们的摄影记者是新华社的,也是咱博联社博友,猜猜他是谁? 博友、前新华社白宫摄影记者宋晓刚也意外相遇,他目前服务于香港南华早报 骆家辉和太太只会简单地用中文说:你好!欢迎! 然后用英文致辞,全程用英文应答。他说将把孩子们送进北京的国际学校,但是,会要求他们学中文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