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和蒙古的宗教宽容政策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西辽和蒙古的宗教宽容政策

来源: 时间:2011-08-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西辽是12—13世纪我国契丹族在西域建立的地方政权,其辖地包括新疆和中亚大部分地区,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均为其藩属国。西辽统治的地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除契丹族外,还有汉、回鹘、葛逻禄、样磨、塔吉克、栗特、吐蕃、蒙古等民族和操突厥语的一些部落,还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叙利亚、犹太人等。流行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敦、袄教、摩尼教、景教、道教、萨满教、犹太教等等。其中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信仰民族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分布情况大致是: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南部至中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回鹘、葛逻禄、样磨等一些操突厥语的民族,以及操东伊朗语的塔吉克、粟特等民族,还有除犹太人以外的西亚人。佛教主要分布在高昌回鹘王国和天山北部地区,信仰民族主要有汉、回鹘、契丹、吐蕃等。景教、道教、萨满教等其他宗教则广泛分布于上述伊斯兰教和佛教流行的地区和民族中,形成多种宗教相互交错和并存的复杂局面。

西辽是伊斯兰教传人中亚和新疆西部、南部地区以来,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非伊斯兰政权。西辽统治者面对复杂的宗教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宗教政策。他们“继承了本民族对其他宗教信仰都能容忍的传统”,没有强制推行他们所信仰的佛教,更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而是采取了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的宗教宽容政策。西辽的宗教政策是其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维护其统治的立场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使种种宗教不分大小均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设国教,也不允许任伺宗教坐大,自然会让各宗教的信徒满意。同时,也使伊斯兰教失去了过去的独尊地位,从而既有利于遏制伊斯兰教上层势力的膨胀,防止其以势干政,又避免了同占居民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发生对抗和冲突。西辽统治末期,西辽驸马屈出律篡夺了西辽政权。他执政伊始就对伊斯兰教采取了高压政策。他像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强迫佛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一样,强迫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改信佛教或其他宗教,引起穆斯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当蒙古军队到来时,他们纷纷揭竿而起,配合蒙古军队打击屈出律,使其迅速败亡。

蒙古人在灭亡西辽后,成吉思汗明确规定,一切宗教都应当受到尊重,不得偏爱,对于各种宗教的教士都应恭敬对待。成吉思汗在西域时就曾广邀各宗教的教士前来,让他们阐述各自宗教的教义教理。为了防止其后代改变他的宗教政策,成吉思汗还把他的规定记人了蒙古法令。在蒙古统治者接受伊斯兰教之前,这一政策作为法令较好地得到了贯彻执行。对于违背这一政策的行为,不管是什么人,包括蒙古贵族和皇室成员,蒙古统治者都严惩不贷。据史料记载,1252年,高昌畏兀儿统治者亦都护萨仑的与八刺必阉赤等畏兀儿贵族密谋,准备乘穆斯林礼拜之机,一举将别失八里及其邻近的穆斯林杀光,抢劫他们的财产,虏掠他们的子女。不久密谋泄露,引起穆斯林恐慌。别失八里的蒙古监治官知悉后,立即上报汗廷。蒙哥汗亲自审理了案件,并在查清事实后,下令将萨仑的押回别失八里处斩,参与密谋者也都受到不同的惩罚。正是蒙古统治者这种坚决的态度,才保证了各种宗教的和平相处和自由发展,从而也维护了蒙古的统治。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