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阿语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外部、中国新闻社五家媒体记者组成的中央外宣媒体采访团走进宁夏,以“聚焦中阿经贸论坛”为主题,就宁夏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进行了系列采访。8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银川接受了采访团的联合专访,就中阿经贸论坛的战略构想和宁夏内陆开放的壮志雄心进行了解答。
记 者:王主席您好!我想问一下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宁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通过举办这样的国际性论坛,宁夏乃至中国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王正伟:谢谢你的提问。宁夏去年经国务院批准永久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我们认为,中央批准宁夏举办永久性的论坛,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充分考虑到了宁夏的优势。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政治优势,宁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回族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的一个典范地区;第二是人文优势,宁夏的回族群众占全区总人口的35%,回族穆斯林与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在信仰上有很多共同点,在生活习惯、生意往来上容易交流;第三个优势是区位优势,宁夏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中心位置,坐落在东西部的中轴线上,在1500公里的范围内辐射中国所有省会城市,在3000公里范围内辐射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的一些主要地区和城市,而银川到迪拜的航线是中国到阿拉伯国家最便捷的航线,同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时间节约1到2个小时,运输成本节约20%;第四个优势是产业优势,宁夏举办过5届国际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节,具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同一些东南亚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已经有一批产品走向阿拉伯国家。宁夏现在有清真企业650多家,形成工业产值900多亿,这一切都为宁夏同阿拉伯国家进行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阿经贸论坛是继东盟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和东北亚博览会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盛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大平台。我们举办中阿经贸论坛这样的盛会,从国家角度来说,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搭建了一个平台,开辟了一个通道,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对外战略;对宁夏来说,我们将在今后若干年内,经过不懈努力争取把宁夏建成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世界伊斯兰国家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成为东南亚、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优势特色产品的承接基地,成为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这些都是宁夏的收益。
记 者:宁夏如何借助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推动自身加快发展?
王正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对于宁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宁夏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走向全国,走向阿拉伯国家,走向伊斯兰世界。除了上面所说的四大优势外,我们还有土地、能源、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我们为了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制订了若干优惠政策,其中的税收政策包括这些内容:到宁夏来从事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阿拉伯国家客商全部免税,从事花卉、药材等进行减半征税;阿拉伯国家客商前来从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可以前五年免企业所得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客商来宁夏进行高新技术产业,从开始产生税收算起,前三年免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我们对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可以一事一议,根据投资的强度、项目进度、项目效益来给予优惠。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把宁夏建成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设计、生产、认证、博览、物流中心。这些工作目前都在顺利的进行,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清真食品工业园,穆斯林用品工业园,并且即将建成100万平方米的穆斯林用品销售大厦——中国穆斯林城,中国穆斯林城将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期间开放,这些都是宁夏为走向阿拉伯国家进行的准备工作。
记 者:借中阿经贸论坛的平台和契机,宁夏走向世界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正伟:我刚才谈到,我们现在的机遇很多,尽管当前西亚和北非局势发生了变化,但是不影响我们国家和宁夏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开放。现在阿拉伯国家提出了“向东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夏应该抓住机遇,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对全国各地利用这个中阿经贸论坛平台进行能源、教育、文化、旅游、建材等方面的经贸,乃至改变阿拉伯国家的单一经济结构,都会带来重大深远的影响。
任何事情有机遇也有挑战,我认为当前机遇大于挑战,西亚北非的形势是暂时的,我们对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充满信心,未来的前景也是美好的。
记 者:自2010年起,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在银川定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那么请问中阿经贸论坛之间的交流合作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王正伟: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唯一的出路。我们国家开放的路线第一步是沿海开放,第二步是沿边开放,第三步是内陆开放,去年首届中阿经贸论坛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来了66个国家,24个部委,31个省市自治区,923家企业,签约2000多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90多亿元,这些数字充分证明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效果非常明显。从长远看,对国家对宁夏还有更深远的意义。首先加强了彼此间的政治互信,对完善开拓国家的对外开放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其次,进一步密切了我们同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经贸往来合作,在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意义非凡;最后,我们借中阿经贸论坛的契机搭建起一个平台,不仅为阿拉伯国家,也为全国各兄弟省市区进行服务,这都会为宁夏带来更好的效益。
记 者:我知道宁波等地在吸引阿拉伯客商上进行了很多努力,宁夏作为中国人口和区域面积都不大的小省区来讲,近几年主打穆斯林特色这张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长道路要走,请问宁夏在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王正伟:发展清真产业是我们宁夏的优势。我们起步比较晚,但我们发展很快,前景也非常美好。第一,之前东南沿海已经在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发展清真产业方面先行一步,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宁波、义乌等地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样板;第二,宁夏的清真产业基础很好,而且面向我们的是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国家拥有15亿人口的大市场,这是我们发展清真产业的一个很好契机,目前宁夏已经在阿联酋、伊朗、马来西亚等8、9个伊斯兰国家开辟了销售渠道,宁夏的一些穆斯林产品、清真食品已经销往这些国家;第三,虽然起步完,但是我们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特别是成立了一个专项基金用来扶持清真产业的发展,同时各市在土地政策、奖励政策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在吸引清真企业落户宁夏上有很大的动作;第四,我们在同阿拉伯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清真认证,即哈拉认证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两年的工作,国家也在委托宁夏做哈拉认证的标准制定工作,这项工作进展很顺利。只有与各个伊斯兰国家互相认证哈拉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保证我们的清真产品畅通阿拉伯国家,所以这项工作我们现在作为一项大事紧锣密鼓地进行。
现在宁夏的清真产业刚起步,还没有更大规模的发展,我们要一步要围绕发展清真产业链、产业集群来做规划,来引进大企业,上大项目,推动宁夏的清真产业和穆斯林用品有大发展。我们今后从生产加工到物流加工形成一个体系,现在宁夏正在做建设三大口岸、九大物流市场的工作,并且开通了到迪拜的货运航线,这些都为宁夏发展清真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乎发展清真产业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现在我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培养阿拉伯语的人才,我们已经同迪拜合作在迪拜建立了孔子学院,迪拜也已在宁夏大学建立了阿拉伯语学院。我们还将在宁夏永久举办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与阿拉伯国家的大学合作,为宁夏培养更多的阿拉伯语人才,同时也为阿拉伯国家培养汉语人才,这些对国家、地区在人才交流方面都是一个重大举措。最后,真正的把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做大做强还需要财政金融的支持,我们已经决定在宁夏建立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担保公司等,目前已经在试办伊斯兰金融的窗口,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国家支持,有更大的发展。
记 者: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举办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宁夏将通过什么样的举措来加强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
王正伟: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我们一定要一届办得比一届好,所以内容上、项目上、签约上我们都要有突破。中阿经贸论坛虽然叫论坛,其实有很大一块内容是会展博览,阿拉伯国家有很多产品今年要到这里来展销,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也有很多产品要来展销,我们宁夏也有很多特色产品也要展销。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从博览的内容上为阿拉伯国家和国内的生产商、采购商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我们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准备了一大批项目,其中分为同阿拉伯国家合作、同央企合作、同各省市区民营企业合作三大块,第二届论坛项目更多元,市场化运作程度更高,所以我有信心今年的签约资金再上新台阶,更具影响力。
记 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3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了解到宁夏近年来提出了打造黄河金岸的战略,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个战略对于宁夏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王正伟:宁夏虽然是个小省区,但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小省区也要办大事,宁夏这几年有几件事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打造黄河金岸,发展沿黄城市带”就是其中一项。我们发展沿黄经济区,就是为了统筹宁夏的山川、城乡。沿黄经济区的面积只有全区总面积的43%,地区生产总值却占到了全区的90%,是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抓住了沿黄经济区就抓住了宁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这就是我们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想通过沿黄经济区的发展,努力把宁夏打造成现代产业的聚集区、统筹城乡的示范区、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内陆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民族团结和谐的模范区。
记 者:宁夏是个能源大省区,那么宁夏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现在是怎样的情况?
王正伟:宁夏是传统能源的优势地区,也是新能源的优势地区。我们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发展到200万千瓦,现在风能已经发展到100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发电也已经发展到14万千瓦,目前正在建设的还有一大批项目,发展势头非常好。发展新能源符合现在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宁夏也有这个优势,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吸引企业前来发展新能源。为了发展新能源,宁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一个关于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规划,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意见,率先制定了一个关于新能源的管理办法,这些宁夏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记 者:借助中阿经贸论坛,宁夏迎来了能源和旅游方面的机遇。现在宁夏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已经表示要扩大延伸煤炭产业链,重点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目前这个构想实施情况怎么样?一方面发展工业,一方面发展旅游、保护环境,那么如何协调这两方面的关系?
王正伟:宁东基地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的火电基地,也是我们国家的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宁东基地是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宁东基地是我们国家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而且建在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经过五年发展,到今年年底投资已经达到1600亿元。宁东有很多指标在全国乃至全国都是创新,比如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向山东送电400万千瓦等项目,有很多技术在全国世界都是领先的。现在整个宁东基地的经济是一个创新经济,各企业之间也是小循环,循环经济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防治污染、节能减排在宁东早已提上日程,我们吸取了很多地方的经验教训,提高了门槛,将很多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拒之门外,所以现在宁东基地的发展很健康。
发展能源化工基地和旅游不矛盾,宁东基地建设在远离城市的荒滩上,不占基本农田,没有给城市带来污染。我们发展的是新兴能源化工,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现代化的煤炭开采、现代化的能源化工工作流程,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现代工业是怎样的。所以说,我们发展宁东基地和旅游没有矛盾,而且还为旅游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宁夏有很多神奇、神秘、神圣的地方,神奇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神奇在回族伊斯兰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的交相辉映。宁夏也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有三万年历史、五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农耕史,也是中国地理的一处“盆景”,高山、大河、沙漠、湿地、草原,在宁夏可看的地方非常多。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各位外宣媒体记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夏,来宁夏旅游。(宁夏新闻网记者 段 霄 整理)
随时了解最新穆斯林资讯、畅享正宗清真美食
独具当地特色的分站,更权威更贴近生活
C.DUOST.COM